临沧市8个案例入选《云南省农文旅融合示范案例汇编》

日前,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乡村振兴局联合编撰的《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云南省农文旅融合示范案例汇编》一书正式完成,其中,临沧市有8个案例项目入选(1个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7个农文旅融合发展参考案例),为全省提供可学习、可借鉴、能复制、善推广的行业借鉴。

临沧风光旖旎,民俗文化绚丽多彩,近年来,全市乡村旅游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重要回信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围绕“把临沧建设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目的地和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先行区”目标,坚持“以绿水青山为形,乡愁乡韵为魂”,着力创建乡村旅游品牌,打造高品质、高水平乡村旅游,促进群众脱贫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

凤庆县凤山镇安石村

一、基本情况和成效

安石村位于凤庆县城西北部,村域边界紧邻凤庆县城,村委会距县城6公里。安石村旧称安石铺,原是中原进入凤庆的重要关口驿道,是古时南马古道-顺宁道的必经之地。1938 年冯绍裘先生来到顺宁后,在安石村成功试制第一桶红茶,自此滇红茶以其独特的魅力享誉中外,安石村也以茶闻名被誉为“滇红第一村”。

近年来,安石村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深厚的绿美底色和多元的产业基础,紧扣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将“滇红第一村”景区打造为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品果、冬可读绿的“醉”美景区。2020 年安石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先后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旅游名村”景区。,2022 年10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机制,提升茶旅融合组织力。成立滇红第一村党建联盟,由凤山镇一名班子成员兼任总召集人,5 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为召集人,47个支部、合作社、公司、协会等为成员,以党建工作一体化推进品牌建设一体化、项目建设一体化、基层治理一体化、服务群众一体化。以滇红茶产品为主导,整合优化“滇红第一村”发展资源。制定议事决策制度,建立定期互动交流机制,由总召集人牵头,各召集人按月“轮值”,每季度组织召开1次联盟召集人会议,每年组织召开 1 次联盟成员大会。依托凤庆县旅游投资开发公司,整合政府专债、沪滇合作、金融信贷等项目、资金,支持滇红第一村建设发展。注册成立凤庆县滇红第一村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完善景区道路、茶园步道、游乐园、旅游公厕、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滇红第一村”共有茶园 3.2 万亩,核桃4.8 万亩,特色水果 3500亩,茶花 3.2 万株,茶叶加工企业 67 个、核桃加工企业 10 个、种植专业合作社20个,养殖专业合作社 8 个。

(二)建强基础,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力。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网、厕”八要素,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制定旅游发展规划,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依托安石“第一桶滇红茶”诞生地的文化优势和3.2万亩茶叶基地、年产毛茶4000吨的资源优势,围绕农文旅互促、一二三产融合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绿美乡村,启动实施了“滇红第一村”建设项目,建成14.49公里核心环线绿美公路,建成旅游观光栈道1.2公里。建成游客服务中心2个,旅游公厕8个,生态停车场4个200个车位,观景台3个。建成木屋酒店1个(房间5间),高品质酒店1个 (房间 46 间),可同时接待游客 100多人。完成东门、滨河娱乐公园、茶花精品区建设,完成小吃一条街及农特产品交易区建设并投入运营。建成临沧市第一个独立选址的县级科技馆,建成世界名优茶品种园及茶品种园管理房。配置旅游观光电瓶车18辆。2022年,接待游客8.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96.5万元。

(三)彰显品牌,提升滇红茶文化感染力。依托安石村坚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生态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基础,将多元文化元素合理融入乡村旅游,汇聚乡村振兴不竭动力。打造赏茶田、住茶山、寻茶源、品茶香、悟茶道等文化旅游产品,不断提升茶园文化内涵。完成村委会、村史馆及周边 24户农户房屋风貌提升,恢复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风格,唤醒历史记忆。充分利用滇红茶制作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优势,突出滇红茶历史文化和茶艺茶道文化,建设滇红源活态博物馆和体验馆,充分展示滇红茶创始人冯绍裘、以及滇红“抗战茶”的传奇历史,充分展示滇红茶种植、管护、采摘、制作、加工体验等流程,让游客感受滇红历史,体验滇红文化,品鉴滇红名茶。把滇红茶制作融入旅游线路产品设计,让游客沉浸式地体验滇红文化大餐。开发滇红茶礼盒、茶具、伴手礼等一批“滇红第一村”文创产品,满足游客文化消费需求。

(四)三产融合,提升群众增收推动力。按照“抓一产促二产带三产”目标,推动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融合。通过滇红茶联盟茶叶全产业链组织化提升和龙头企业带动,对5个村3.2万亩茶园统管、统购统销,茶叶种植户均收入由29841元增至49735元 对4.8万亩核桃集中进行提质增效、病虫害防治、烘烤等技术培训,核桃种植户均收入由23671元增至 27616元;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营方式,带动2896户农户发展茶花产业,销售量由 40000株增加至 80000 株,茶花种植户年收入由4673元增至 14019元。充分发挥6户茶叶加工企业龙头带动示范作用,推行滇红第一村茶叶生产加工标准,提升茶叶产业链组织化水平,打造滇红第一村茶叶产业品牌,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建成规模以上餐厅(馆12家、农家乐27家民宿8家,带动区域内群众稳定就业 252 人,季节性务工 1110人,群众人均务工增收1.36万元。2022 年,“滇红第一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100元,高于全县 15471 元的平均水平。

三、经验启示

(一)抓组织引领,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源动力”。安石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创新方式方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安石村为核心,联合周边水等村、落星村、红塘村、上寨村4个村,实行5村大联盟党建联合管理机制,通过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强强联合的方式,不断充实基层党组织队伍力量,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强劲动力。2021 年以来,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积极探索将“支部建在项目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成立了“龙头企业党组织 +初制所党组织 + 旅游业态运营方党组织 + 村党组织”组成的“滇红第一村”党建联盟,坚持把党组织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真正把组织引领作用贯穿于乡村旅游发展全过程。

(二)抓项目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硬实力”。为解决安石村建设资金问题,凤庆县把滇红第一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装为 2021 年地方政府专债项目,争取到云南省地方政府专债 5000万元,由凤庆县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具体负责,专项用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用项目撬动贷款9000万元,专项用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实施补齐和优化基础设施短板,打造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示范村,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三)抓传统产业,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竞争力”。按照“抓一产促~产带三产”战略目标,利用“企业 +合作社 +农户 + 基地”的运营方式,按照以“茶”为本,以“旅”为媒,以“文”为魂,以“康”为延的思路,推进茶园、果园、花园、菜园、乐园、家园“六园共建”,探索出乡村振兴生态模式,通过滇红茶联盟茶叶全产业链组织化提升和龙头企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四)抓绿美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恒动力”。安石村认真贯彻“绿美云南”的决策部署,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美丽乡村、绿美景区建设之中,滇红第一村景区发动农户在房前屋后、坑塘四旁培育种植核桃树,并在规划地块集中连片栽种千亩果园。实现景区“春夏有茶采、秋冬有果摘、四季有花卖”。彩色果园在扮靓村庄底色的同时,也创造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新局面。

云县漫湾镇背宜村

一、基本情况和成效

云县漫湾镇昔宜村位于漫湾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40公里,是“澜沧江百里长湖”的核心区域,地处昆明市联结临沧高等级公路的咽喉要道被誉为“临沧市的北大门”。宜人的风光、多样的产业、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良好的生态环境等优势,为昔宜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近年来,昔宜村依托区位优势和澜沧江水上资源优势,通过旅游资源整合、加强空间集聚、壮大产业集群、完善产业体系、旅游品牌培育等措施引导村民改造提升民居、建设民俗客栈、开发生态旅游、水上娱乐、民俗体验餐饮美食、休闲度假等乡村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的省内外游客,找准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目标定位,旅游示范作用显著,品牌效应不断凸显。先后获得了省、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云南省民族特色旅游村”扶贫示范村”“云南省旅游名村”“临沧市乡村旅游品牌村”云南省旅游’等称号。

二、主要做法

(一)“旅游 + 党建”,打造示范引领新亮点。昔宜村始终以抓实党建“六个规范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将基层组织建设与旅游开发深度融合,依托优越的旅游资源优势,以“看得见美景、记得住乡愁、带的走收获”为旅游发展目标。强化组织领导,全力做好旅游开发。一是成立了昔宜村旅游党支部,以“党员经营户”为标识,着力提升旅游行业从业道德和标准重点打造自驾游、野钓、码头观光、农家食宿等旅游项目,引导群众积极发展餐饮、游船、当地农产品销售等行业,彰显以党建带旅游发展新活力。是以“绿能云县”“五彩澜沧江”建设推进为示范,带动景区、景点打造。三是发展租赁经营型集体经济。在昔宜码头打造特色农特产品交易市场,统一设计、统一修建、规范安置50个农特产品交易房(20个固定式30个活动式)。农特产品交易市场按每个摊位不低于2000元/年对外竞价出租,年收益10万元,资金全额注入人合作社作为村集体收益。

(二)依托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新亮点。昔宜村生态环境良好,风景秀丽,紧邻祥临二级公路,地理位置优越。拥有无可复制的自然美景,一是围绕如虹飞峡的澜沧江大桥和碧波荡漾的百里长湖打造船上旅游,购买观光快艇12艘,观光大船18艘,乘船顺江而下36公里便是著名的漫湾水电站,游客可乘船观赏两岸秀美风景。二是完善游船停靠基础设施。修建了沿江栈道、普宜观光码头等旅游基础设施,建成旅游码头 1 座、“澜沧江大桥观景台”1个沿江栈道280米、特色民居房78栋、太阳能路灯150盏、旅游长廊75米形成了观光旅游新亮点,在满足游客购物、赏景需求的同时,增加群众收益有利的促进了昔宜旅游业的发展。

(三)发展特色民俗旅游,打造旅游服务新亮点。昔宜村主要居住着彝族布朗族、傣族等为主的少数民族,各民族拥有各自特色的传统文化和独特风味的民族美食,注重围绕悠久的民族文化发展特色民俗游,澜沧江野生鱼、腊肉、核桃、茶叶等特色农产品成为了游客现场品鉴、购买赠友的特色佳品。引导群众发展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保障设施,目前共有民宿7家,床位 120个,餐馆11家,可同时容纳几百名游客就餐,便于游客停车食宿,极大的提高了昔宜村旅游服务能力。

(四)科学规划,打造区域旅游新亮点。昔宜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旅游发展规划。一是以昔宜村为启动和引爆点,将昔宜一白莺山一一漫湾连成一条旅游环线,打造昔宜百里长湖、白莺山古茶园、漫湾水电站为主的集参观、科考、旅游为一体的新型乡村特色旅游,不断提高旅游定位。二是加快推进昔宜村乡村旅游业发展,编制《云县漫湾镇昔宜片区向日葵种植项目实施方案》《云县漫湾镇昔宜村2018年乡村振兴试点试验建设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科学规划了农村生态文明发展、村集体经济、乡村治理、传统文化、农民增收等项目建设。

(五)多措并举,带动群众实现增收致富。昔宜村以旅游扶贫为抓手以景区带动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各村组资源、区位优势,引导村民参与公司经营服务,因地制宜发展配套旅游服务等,为村民创造了就地就业岗位,促进了原生态特色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带动了群众增收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三、经验启示

昔宜村以乡村振兴示范、沪滇协作等项目为抓手,财政投入和招商引资相结合,建好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业态,不断构建“一核三带四区五业”实现“三转”“四共”“五提升”目标。

一核:小集镇核心特色点;三带:水上观光带、江岸运动休闲体验带半山林果经济带;四区:农产品交易中心区、沙滩娱乐区、江鱼特色美食区水果采摘体验区;五业:特色江鱼饮食业、沙滩娱乐休闲业、江畔小屋特色民宿业、沿江风光游船业、优质水果和特色农产品销售业。

三转: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产业融合发展的转变,传统农民向旅游业参与者的转变,传统农村向现代小集镇转变;四共:党建一体化发展集力共建镇村民企集智共谋、土地资源集约共规、旅游业态集合共利,五提升:村庄人居环境水平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党组织领导发展的能力水平提升;村集体经济体量提升。

凤庆县诗礼乡古墨村

一、基本情况和成效

古墨村位于凤庆县诗礼乡西北方,距乡政府驻地11.6公里,国土面积12.061平方公里,东面和南面与清华村相连,西与鲁史镇接壤,北与牌坊村毗邻。最高海拔1950米,最低海拔1510米,年平均气温17C,年降水量1400毫米。流浪河流经古墨全境,河水清澈透明。古核桃树200余株,冠大叶茂,树干奇形,苍劲壮观。现存清嘉靖年间水磨房( 含遗址)33 间、碾子坊2间、榨油坊2间、造纸遗址1间。

古墨村是中国避暑小镇,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5%以上,不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古墨都有着独特的旅游产业发展优势。错落有序的水磨房、清澈多情的情人河、奇形苍劲的古核桃林、古朴且有历史印迹的民居,构成了一幅水碧山青,既有历史的沧桑,又充满生机活力的图画。近年来,古墨村经济保持健康稳步提升,人民安居乐业,美丽宜居乡村逐步成形,先后获得“石诗通古 情河淌爱”中国避暑小镇、“临沧市恒春小镇”“携手2014最美村镇等称号。电影《红茶镇》《滇西有朵红色的云》到古墨村取景拍摄,同时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栏目组、云南电视台《大口马牙》栏目组对古墨村进行宣传报道。年接待游客达3万人次,经营主体性收入达220余万元,户均创收 3000 余元。

二、主要做法

(一) 科学规划谋发展。根据临沧市“构筑生态高地、建设大美临沧的目标,2014年,凤庆县委托中山大学编制了《凤庆县古墨旅游区概念规划》规划充分利用古墨地形走势和可利用空间来实现功能布局,明确了古墨村情人河观光旅游轴、古墨风光游览环、古墨核心游览区、恒春休闲度假区和古道青板休闲区“一轴一环三片区”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古墨旅游项目产品有效融合,形成了系列休闲度假养生型旅游产品。

(二)生态保护促发展。一是制定《景区环境保护与管理制度》,古墨村旅游线路和设施建设的规划布局严格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做到不破坏自然景观,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物种生存和繁衍,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完整。景区内人工建筑在选址、体量、色调、形式等方面确保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在保护文物遗产和保护传统村落的前提下,对景区进行科学规划和开发;二是强化“三化共治”,以垃圾分类常态化、厕所改造规范化、污水处发,集中化为抓手,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制定垃圾转运制度,着力村庄人居环微提升。推广清洁能源,减少使用煤炭、柴火等传统能源,鼓励使用电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三是加强文物保护,以“修旧如故、以存其真”为原则加强景区内文物古迹修缮保护,保持景区原有原始风貌,让文物活起来。同时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对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加强景区水质保护,对古墨村水源地、河道流域加强管理,保障景区水质优良清澈。

(三)党建引领带发展。一是充分发挥“两新”党组织一一古墨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的作用,利用“党支部 +公司 +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古墨村特色资源优势。发动广大党员在旅游景点和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古墨村特有的手工饰品、手工玩具、民族特色服饰、野生红菌、天然蜂蜜、水磨面粉等特色产品。三是通过实施古墨核桃文化广场、碾子房、榨油坊的保护修缮等项目,使当地悠久的古核桃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提升村庄品味,更好地对外展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底蕴,让古碾子房、榨油坊重新发放光彩,吸引外来游客,真正让大家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三是通过先行带后进的方式,打造旅游环线,将整乡可看、可玩、可尝亮点逐一打造整合,以古墨为中心,将其他传统村落景点加入旅游环线内,已带动孔兴白塔景点,清华沿河景点、三合学堂传统村落景点、河平岔河古核桃林景点的发展;整合环线后既能使游客游玩更具选择性,同时带动整乡旅游经济发展得到推动。通过碾子房、榨油坊的修缮保护,开发体验旅游,吸引游客:通过古核桃体验园建设,展销核桃及农特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就近就地解决部分当地劳动力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古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

三、经验启示

(一)坚持文化自信,打造乡愁文化。加大文物和传统村落保护力度保留乡村风貌、乡土味道,把流浪河古磨房群文物资源活化利用,对村内景点进行梳理、整治和修复,形成完善的旅游系统。针对周边市场和国外市场推出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积极引导村经济发展。加强对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风俗、礼仪、节日、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收集整理,根据传统村落文化特点进行科学定位、规划,使传统风俗文化能够有效传承。

(二) 依托资源优势,开发度假休闲产品。依托古墨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生态优势,按照“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方向,联动鲁史古镇景区规划精品度假康养旅游路线,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古墨康养气候和原生态自然风光,进一步打响凤庆度假康养旅游品牌。

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公弄村

一、基本情况和成效

勐库镇公弄村是一个布朗族、拉祜族、佤族聚居村,距镇政府 8 公里距县城28公里。海拔1460米,年平均降水量1700-1800毫米,平均气温20C。全村辖7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629户2315 人。国土面积26.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81亩。现有茶园面积2.9万亩,其中百年以上古茶园2万余亩,占全村现有茶园面积的70%;可采摘面积2.6万亩,年鲜叶产量2000 余吨,成品茶400余吨,年产值达3.5亿元。

近年来,公弄村建成布朗族文化传承基地,引进云南景然环境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成“古茗之巢”半山酒店,推窗即见世界最大的野生古茶极群落。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云南省旅游名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村。

二、主要做法

一是选好一批领头人。公弄村以“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契机,按照“村党组织 +乡贤 +能人”的模式,把在外的公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党员致富带头人、乡贤能人纳为成员,成立村庄规划小组,健全乡村规划发展指挥体系。

二是编制好一个规划。通过编制《公弄乡村振兴项目策划书》《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公弄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2021-2035)》,走出了以茶产业发展为核心,以茶文化和民族文化为特色,以旅游开发为亮点的“一核一店两中心三路四园”茶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三是建设好一个茶旅融合的产业。实施内培“造血”工程,深入推进村级领军人才和后备力量“双培养”工程,全村培养产业、创业、就业“三业”型村级领军人才9名,充实村级组织后备力量6人(大专及以上)。实施外引“输血”工程,做实“搭台 + 服务”拴心留人文章,依托古茶资源、茶文化及民族文化优势,按照携手合作、互利共赢、生态发展的原则,采取招商引资的形式,引进2家骨干企业赋能乡村振兴。完成茶园有机论证1.7万亩,建成茶叶初制所 24户、茶叶专业合作社4个,公弄村现有的茶园面积已基本实现了“三无一有”,茶叶品质不断提升,茶叶品牌不断显现。

三、经验启示

一是挖掘文化内涵。公弄村利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将布朗族文化茶文化等融入到旅游产品中,使得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风情。

二是保护生态环境。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旅游区内种植了大量的树木,既美化了环境,又保护了生态。

三是创新旅游产品。推出了许多特色旅游产品,如采茶、制茶体验等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进一步提升了当地旅游的吸引力。

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住宿、餐饮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服务

五是引导村民参与。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不仅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也增强了村民对乡村旅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临翔区博尚镇碗窑村

一、基本情况和成效

博尚镇碗窑村位于博尚镇以北,距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距离临沧城区16 公里,国土面积26平方公里。碗窑村已有近500年的制陶历史,全村92户 200余人世代做土陶产业,土陶制作工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龙窑,至今仍有9条保留完整并在使用,是“中国碗窑土陶文化之乡”。因最初生产的陶器以碗为主,因此得名“碗窑”。

碗窑村立足区位优势,围绕土陶文化这个最大资源,从“陶”做起、借“陶”作文、以“陶”破局,育“陶人”、展“陶艺”、兴“陶旅”,推动碗窑村实现美丽“窑变”,变成了鲜花飘香、林果满园、陶瓷驰名、人民幸福的美丽村庄。先后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19 年度省级美丽村庄”“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村”“云南省旅游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云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示范村、临沧市微电影创作拍摄基地,村内的七彩陶瓷文化主题园先后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群众在家门口有了土地租金、企业务工、旅游服务业“三笔收入”,带动脱贫48户村集体每年获得分红3万元。2022年实现经济总收入7595.5万元,其中土陶收入7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332 元。

二、主要做法

(一)“三招”育“陶人”,让土陶产业“重焕生机”。一是“传帮带”发展。抓好土陶人才孵化,充分发挥15名非遗传承人的“传帮带”作用,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对制陶群众进行培训,广大陶农技艺实现了提升,带动了一批年轻人投身陶艺创作成为非遗的传承者和实践者。积极与四川美院、云南大学、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合作,以“传承人带学生”的方式,邀请院校学生到碗窑村创作交流,促进土陶技艺和文化的传承,本土传承人作坊、七彩陶瓷主题文化园被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列为实训基地。二是“送出去”培育。从2007年开始,村党支部定期分批组织制陶农户到景德镇、建水等地考察学习制陶技术和先进经验,部分陶农通过学习已能熟练掌握和开发100多种器形。组织非遗传承人先后到景德镇陶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专业院校学习培训,实现制作技艺的创新提升。由临沧七彩陶瓷有限公司出资,组织8名本土人才带薪到景德镇学习陶瓷制作工艺,填补了临沧陶瓷烧制人才的空白。三是“请进来”提升。2019年、2020、2022 年连续举办云南临翔国际柴烧创作营活动,来自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韩国等9个国家和全国各地近100位陶瓷技艺大师到临沧七彩陶瓷主题文化园开展创作活动,与本土艺人面对面交流,本土艺人的选料、上釉、造型、烧制等技术得到提升、理念得到转变,推动本土传统陶工艺融人先进元素,进行现代表达、世界表达、国际表达,邀请市内外土陶文化专家、制作大师、本土文化名人,采取“技艺培训 +实训指导 +文化研讨 +驻村指导”的培训模式,完成各类培训15期600余人,提升群众制陶技艺、实操水平和文化内涵。(二)“内强外引”展“陶艺”,让传统土陶“华丽提质”。

一是内强,抓本土陶艺组织化。村党支部领办土陶合作社,建设土陶集中展示交易中心,以“三个统一”提高土陶产业组织化程度,实现抱团发展统一工艺标准。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统一工艺设计,规范标准要求,推动产品种类从“杂、乱、散”向“标准统一”转变,提高制陶农户的生产效率提升了土陶产品的工艺水平、整体质量。统一经营管理。合作社对全村108间手工制陶作坊和制陶农户的日常经营实行统一管理,对统一工艺标准的土陶产品进行统一定价,保证了全村土陶产品市场稳定,维护了制陶农户的利益。统一订单承接。将土陶集中展示交易中心以场地租赁经营形式,交由企业负责分区、分类经营,根据产品类型由企业统一进行线上线下分类接订单派单,改变了农户自主经营、单打独斗的模式,实现产品由“小市场”向“大市场”迈进。

二是外引,抓招商引资创品牌。引进临沧七彩陶瓷有限公司采用景德镇炼玉文化公司一流的陶瓷制作工艺,以本土优质高岭土为原料,结合碗窑村的传统土陶制作技艺,建设年生产30万件柴窑陶瓷、200万件非柴窑陶瓷产品生产线,重点打造“临沧七彩瓷”“白陶”产品,创立云南临沧文化陶瓷品牌。2019 年1月,景德镇镇窑顺利开窑,开启了临沧烧制陶瓷的先河,实现了传统土陶到现代瓷器的“华丽转身”,过去不起眼、廉价格的“坛坛罐罐”,通过技艺的提升,如今可以卖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三是“三个推动”兴“陶旅”,让美丽乡村“提档升级”。一是乡村治理打基础,推动“环境美”。村党支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硬化美化旅游景区路面,打造水体景观,建成 3 个停车场,对龙窑及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建立健全卫生制度,开展“洁净庭院”动态评比和“周五全域洁净日”活动,群众全员参与人居环境提升,村庄颜值大幅提升。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然村振兴理事会”,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实行全民积分制管理和全域网格化管理,走出一条以党建为引领、以自治为主体、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抓手的乡村治理新路子。二是陶瓷文化作主导,推动“发展美”。依托富有矿业有限公司,建成七彩陶瓷主题文化园,打造一条以陶瓷文化为核心、特色旅游为延展的特色文化产业链。依托临沧源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规划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的“云临尚品生态文化庄园”,打造供游客观光、购物的“土陶一条街”。对村内保留的传统龙窑进行修缮,建设观光窑、土陶博物馆、土陶集中展示交易中心,开发旅游项目,形成集陶瓷文化展示旅游观光、制陶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三是美丽经济聚人气,推动“产业美”。村党支部组织农户连片种植观光农业,打造“美丽花海”观光带,开发鲜花美食,实现了卖烟叶向卖好风景的转变。村党支部牵头、党员带头,带动村民进行土地流转,将土地承租给企业,建成红叶碧桃、甜脆李等特色水果观光园140亩,打造“美丽果园”观光带,让绿水青山释放出生态红利。通过打造“美丽花海”“美丽果园”观光带,催生了碗窑“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的“美丽经济”,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更是“人气”爆棚。2022年10月,七彩陶瓷主题文化园成功申报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3年10月,评定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三、经验启示

支部引领育“陶人”、展“陶艺”、兴“陶旅”,这就是碗窑村三次“窑变”的秘密。

(一)走出去促陶人观念之变。碗窑村党支部加强组织建设引领,在产品转型和产值上下功夫,整合108间“散家散户”的手工制陶作坊和制陶农户以“党支部 +合作社 +制陶户”的方式,成立合作社,并引进一批专业的制陶设备,通过统一陶土出口、统一标准、统一订单承接等形式,实现土陶产业的“抱团”发展。为让土陶产业持续焕发生机,从2007年开始,碗窑村党支部就定期分批组织陶农、非遗传承人到景德镇陶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学院等专业院校学习,部分陶农通过学习已能熟练掌握和开发100多种器形。

(二)引进来促制陶技艺之变。采用景德镇炼玉文化公司的陶瓷制作工艺,引进临沧七彩陶瓷有限公司,建设年生产30万件柴窑陶瓷、200万件非柴窑陶瓷产品生产线,并招聘6名专职制瓷手艺人送往景德镇学习制瓷相关技艺。同时,碗窑村党支部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建设土陶集中展示交易中心临沧七彩陶瓷主题文化园。现在的文化园既是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传承人带学生”的实训基地,也是15名非遗传承人和制陶人“师傅带徒弟”的实训基地。

(三)“党建 + 陶旅”促发展之变。碗窑村党支部将土陶品牌辐射力与旅游深度开发结合,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硬化美化旅游景区路面、打造水体景观,规划建设临沧七彩陶瓷文化主题园、云临尚品生态文化庄园,推动形成以陶瓷文化为核心、特色旅游为延展的特色文化产业链。制定卫生整治村规民约、全民积分制和全域网格化管理等制度,带动群众进行土地流转建成红叶碧桃、甜脆李等140亩,打造了“美丽花海”“美丽果园”观光带让绿水青山释放出生态红利。

沧源自治县班洪乡班洪村

一、基本情况和成效

班洪乡班洪村距乡政府0.2公里,距离沧源自治县39公里,交通便利。全村国土面积38.52平方公里,村辖9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299户1288人。2022年9月,班洪村葫芦王地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自开业以来,景区实现旅游总收入1200万元,其中公司收益 629.12万元,村组集体收益570.88万元。农户收入由流转土地的租金、务工就业的薪金、资产收益分红的股金、发展庭院经济的现金“四金”组成,户均增收达3万元以上。

二、主要做法

(一)擦亮红色品牌,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充分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给“班洪抗英”“班洪四大嫂”等红色资源,因地制宜打好红色旅游这张牌,将红色元素融入景区和线路的开发建设打造了“回信文化长廊一一玻璃栈道一一班洪抗英纪念馆一一班洪四大嫂饭店陈列馆”一线一圈旅游路线,设立了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宣讲站。积极推进红色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承办各类培训班,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学习红色历史、瞻仰红色遗址。截至目前,共接待各类干部培训5000余批次,接待各类游客15万余人次,旅游关联性收入累计突破1200多万元,让宝贵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二)发挥绿色优势,稳步推进乡村旅游。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处于“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这一优势。一是打造生态观光景点。在不破坏一草一木的基础上,打造出了穿树而过的玻璃栈道,使游客充分体验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生态的自然风光,积极创建亚洲象国家公园真正把村庄建设成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二是建设农户“四微”庭院。深入推进农村“三清一改”环境综合整治,以“行道两侧+房前屋后+庭院经济”的造景模式,实施“微景观、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建设行动。不仅扮靓村庄形象,也为农户带来了实实际际的收入。旅游高峰期,农户日均收入最高可达1万元,带动农民吃上“旅游饭”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三)推进“三产”融合,串联全域旅游版图。依托“生态旅游+”“红色旅游 +”带来的人气、商机、市场,成功创建班洪葫芦王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了以下班坝南滚河国家公园观象第一村观光游、班洪大寨红色历史文化体验游、南板巨龙竹文化产业园研学游、公坎红卫桥田园欢乐游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特色品牌。不断做大做强一产、做精做特二产、做优做活三产,把“班洪四大嫂饭店”办成了“红色旅游饭店”,把“老支书之家”建成了乡村旅游品牌,把蜂蜜、笋干、百香果等农特产品包装成了旅游商品,让“好风景”变成“好钱景”,让“好资源”变成“好财源”,主动融入全县全域旅游大局。

三、经验启示

(一)找准定位,微雕品牌。“红 +绿”是班洪村独有的旅游资源。通过深度挖掘、梳理提炼、充分利用班洪村的爱国主义人文历史,成功打造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学习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能将宝贵的红色精神延续传扬,也能给当地旅游产业烙上令人难以忘怀

(二)优化模式,整合资源。瞄准共同富裕目标,探索共同富裕路径。的记忆点。围绕“低山共同富裕第一村”的目标,按照资源利用集约的原则,通过合法程序将分散的土地进行流转,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将土地、产业、产品等整合到加工厂或合作社进行加工、销售和结算,实现产业发展规模化。按照资产归属集体的原则,明确凡国家出资建设形成的资产,以及政府无偿帮助群众发展的产业,均纳入集体资产管理、经营,收益按比例进行分配让资源、资产、收益的管理、经营、分配由村集体说了算,打牢共同富裕的基础(三)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班洪村牢记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加快推进“三好”示范创建,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成功创建班洪“葫芦王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了班洪班坝自然村为代表的“生态 +旅游”,班洪大寨自然村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一村一品”乡村旅游特色品牌,让好资源变成好“钱”景,按照“乡级平台公司 +村党组织 +旅游专业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建立“村集体经济1135分配机制”,确保公司、村集体农户共同受益,带动农民吃上“旅游饭”,打造了乡村振兴“班洪样板”。

双江自治县沙河乡允俸村

一、基本情况和成效

允俸村位于双江自治县沙河乡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 1.5 公里,全村国土面积 13.4平方公里,全村辖 13 个自然村 14 个村民小组,共有 1155 户4324 人,是一个以傣族、低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村,近年来,允俸村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观光度假、农事体验、民俗文化、休闲游憩、乡村民宿、特色美食、节庆活动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以全链条服务推进区域农旅产业开发与融合,激发允俸村活力。先后获评“省级美丽村庄”“云南省旅游名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2 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074.58 万元,接待游客100 余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000 多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8344 元。

二、主要做法

(一)美丽村庄添美景,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一是规划引领,找准定位。以“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成果提升行动为抓手,对全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风土民情、自然资源等要素进行梳理分析,确立“民族文化荟萃之地、民俗风情旅游之乡”的乡村旅游发展定位,统筹规划全村景点布局旅游线路、功能配套、施工建设等。二是美化村庄,提升环境。以“四季有色四季有花、四季有香、四季有果”为目标,结合绿美村庄建设,拆围墙、搞绿化、造花海,栽植冬樱花、蓝花楹、三角梅等鲜花10万余株,建成美丽公路 22.7公里,全力打造“村在园中、家在景中”的美丽村庄。三是重点配套完善设施。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300多万元,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网、厕”八大旅游要素基础设施水平,建成旅游厕所7座、游客服务中心2个停车场 1300 平方米,集中打造了一批特色农家乐、精品民宿、咖啡馆等。

(二)盘活资源增后劲,打造乡村旅游发展亮点。一是挖掘景观资源依托秀美独特的山水风光,集中建设一批小而美、小而精的景观,建成梯田景、小桥流水景、花景、生态景、石景等村庄公园,打造出舍利塔、老佤咖啡许愿石等一批新兴网红地。同时,将景区串联成线,开发设计环村游路线2条景区游览路线3条,实现以点带面发展。二是挖掘产业资源。按照以景促美以美促收的理念,通过发展创意彩色水稻、多品种采摘园等,打造集种植、生产、旅游观光、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业产业示范园,促进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有机融合。三是挖掘文化资源。加强文物古迹、民族村落、农耕文化遗存等保护,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国家级非遗项目 1项、省级非遗项目1项,建成一批文化传习馆、民族特色寨门。丰富游客文化体验,培育民族歌舞表演队13支960人,举办新米节、丰收节、开门节等民族节庆活动,让游客充分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 创新机制做保障,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动力。一是建立运营管理机制。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群众参与、招商辅助”的运营管理机制、成立艾芯旅游服务公司,将县内外游客源源不断引进来;在文化广场等游客密集区域设立特色小吃摊位供村民经营使用,引导村民根据各自资源、技艺特长、发展意愿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创业;引进老低牛圈咖啡、存木香、小卜少故里等一批企业落户经营,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二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先后组建水稻、蔬菜、养殖、旅游等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 +理事会 + 公司 +基地+合作社 +农户”的运作模式通过技术服务、入股分红、订单收购、解决就业等方式,形成利益联结机制例如,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机、农艺相融合,打造的“南动河优质米”品牌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马铃薯种植合作社推出“马铃薯 +稻+鱼 +鸭种养模式,仅马铃薯1项,种植面积达3800亩,平均亩产量3.5吨,亩均收入7000 元,实现产值3116万元。三是建立学习培训机制。邀请专家和相关部门领导为村民开展民宿、餐饮、导游、食品安全、种养殖等培训,确保每户至少都有 1名技能人才或致富带头人。每年组织开展培训8 期以上,在为允俸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人才保障的同时,大大增强了村民自我“造血”能力。

三、经验启示

一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乡村旅游铺就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基底,让高品质生态建设与高质量旅游发展互促共进。

二是因地制宜塑造鲜明文化特色。植根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在做好文物古迹、民族村落、非遗文化、农耕文化遗存保护的基础上,加大村域文化的挖掘、整理、提炼、阐释和创新活化,营造具有独特文化底蕴的旅游体验场景。

三是因需而变创新旅游产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回归乡村旅游本质,围绕乡景、乡味、乡娱、乡情等乡村特色生活方式,不断推出农文旅融合型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为游客提供“玩”于乡村的情境体验和美好回忆四是因事而盟构建利益共同体。围绕发展乡村旅游,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共同创造和分享价值的生态体系,实现村民、集体、企业等多方互利共赢。

耿马自治县勐撒镇芒见村

一、基本情况及成效

勐撒镇等门口村委会芒见自然村距村委会驻地 3.7 公里,距镇政府驻地12.6 公里。全村共有 132 户 573 人,主要居住民族为傣族。

芒见,傣语意为稻香鱼肥粮满仓之地。芒见寨子三面环山、青山葱翠对外呈“扇形”之势,村庄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展现出一副“村在山水中屋在树木中,路在花草中,人在图画中”的美丽画卷。近年来,村党支部强化党建引领,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推行“农旅融合 +”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农耕文化体验等乡村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稻香渔歌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先后获评“影像中国”摄影创作基地、云南省旅游名村、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二、主要做法

(一)党建引领,实现“稻香惠民”。瞄准乡村旅游新业态,深化党建引领强化党支部带头作用,赋能乡村振兴。立足“傣族风情、稻米文化”村庄发展定位,启动“美丽乡村风貌提升”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发动群众在土地使用、流转等方面支持项目建设,并在自家小院发展“庭院经济”,齐心协力推动村庄提颜增质。依托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整合各类资金项目,把好山、好水结合起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娱乐、休闲、5G 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打牢乡村旅游发展基础。抓好现代农民培训工程,培育特色小吃等带头人 17 名、特色农家乐 3 家,逐步带领村民吃上“产业饭”“旅游饭”。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按照“党支部 +企业 + 农户”模式,引进龙头企业流转土地规模化发展水稻、蜜薯种植,从种养技术、劳务用工、农旅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带动村民致富,形成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各方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引导建立村规民约,农村党员带头示范,村成立理事会,建立党支部加理事会组织协商机制,深人推进“两网”融合,完善门前三包、垃圾清运、居民用水、治安维护、纠纷协商等制度机制,积极引导村民自治,一个富有特色和谐美丽、承载田园乡愁现代版民族特色旅游村寨逐渐成型。

(二)以“农”为本,实施“稻丰工程”。充分发挥芒见村传统水稻种植优势,按照“支部预办、条体增收,众安”思路,深入拓展“党总支+合作社 +农户”模式,全村 114 户农户入社,解决水稻种植土地零散、品质不优等问题,推动水稻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促进水稻产业向精品化发展强化品牌创塑,积极培育“土司贡米”品牌,注册了“芒见 82-2MJ”水稻商标做好线上线下结合文章,布局稻米展销中心和官方直营店,对接城市商超电子商务平台,构建销售扁平化网络,形成“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模式。2022 年,共见稻谷产值达150 万元。

(三)以“旅”作媒,做响“稻米文化”。做深“农耕文化+旅游”新业态围绕田园观光、农耕体验等多元化需求,建设精品水稻示范园、甜蜜薯园等观光农业基地,搭建观景平台,打造“网红”打卡景点,探索“稻鱼共生综合种养模式,建成集稻田观光、生态保护、亲子拓展、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2023年,芒见种植82-2水稻400 亩,稻田养鱼10 亩发展蜜薯种植700亩,农户户均增收可达2000元,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的综合效益。讲好稻米故事,深挖龙女古潭、祭谷魂等文化资源,每年举办谷魂节,通过抓鱼比赛、舞蹈联欢等方式庆丰收,形成“强磁场”、带来“高流量”,让芒见村火爆朋友圈。同时,借助山水相依、产业集聚、人文荟萃等资源优势,同步集中打造撒马坝万亩茶园、翁达村藤蔑鼓凳非遗文化传承等景点,构建周边乡村旅游循环线,实现串点成线、优势互补、客源共享以农带旅、以旅促农。2023 年以来,芒见村共接待乡村旅游人数8 万余人旅游综合收入 230 余万元。

三、经验启示

(一)既要“乡土味”,又要“品质感”。共见村以秀丽的田园风光和茶园风光为基础,通过以农兴旅、以旅富农,实现农旅融合的良好发展,通过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将本土农业产业资源包装升级为乡村旅游美丽景观,让农业生产活动变成游客可以沉浸体验的活动,让农特产品成为特色旅游产品,助推了乡村旅游发展。

(二)既要“民族风”,又要“时尚感”。芒见村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通过深度发掘整理民族文化,不仅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还提升了当地历史文化厚度,给芒见发展乡村旅游增加文化内涵。通过开展丰富的民俗活动,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实现一产和三产有效融合,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实现个人与全村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来源 恒春临沧

责编 康莞悦

审核 龚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