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献计献策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建设——深化交流合作 扩大对外开放

去年,云南对外开放合作打开新局面,全省务实推进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创新开行“沪滇·澜湄线”“澜湄蓉渝欧快线”“中欧+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中老铁路发展远超预期,累计发送旅客超25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3000万吨,运输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为我国联通中南半岛及环印度洋地区的铁路大动脉;磨憨铁路口岸成为我国对东盟的第一大铁路口岸。

政府工作报告列出的亮眼成绩单,在代表委员中引发广泛热议和强烈共鸣。围绕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构建沿边开放新格局、建设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等内容,代表委员纷纷提出意见建议。

戴惠明代表:加强合作 共谋发展

“中老铁路自开通运营以来,‘黄金大通道’效应日益显现,为昆明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全市开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省人大代表、昆明市副市长戴惠明表示。

两年多来,昆明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健全通道、畅通物流、贸易衔接、产业带动四大行动。中老铁路运营和沿线综合开发取得显著成效: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发运货物超过30万吨,64个沿线开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14.45亿元;去年昆明市引进省外产业到位资金1368.6亿元,其中中老铁路沿线相关重点产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超九成;创新实施“昆磨联动”区域发展模式,在昆明和磨憨分别规划承接产业园区、沿边产业园区,磨憨智慧口岸建设取得突破,进出口货物、出入境人员均实现大幅增长,磨憨铁路口岸成为我国对东盟第一大铁路口岸。

谈到如何加快中老铁路沿线开发步伐,放大中老铁路辐射效应,戴惠明认为,昆明市要加快补齐在产业基础、货源竞争力、口岸设施功能等方面的短板,加快释放中老铁路运输潜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速昆明国际陆港建设、积极承接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外溢产业、建设‘2+3+N’沿边产业园区等。一系列关乎中老铁路沿线开发的重要举措,为我们今后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戴惠明说,昆明市将不断完善口岸服务功能,加快打造安宁桃花村货运站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等项目,加快推进昆明南站旅检通道建设,争取中老铁路口岸客运“一地两检”、货运“两地一检”监管模式早日落地,全面提升中老铁路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持续推进中老铁路运营联通,谋划中老铁路沿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持续打造“澜湄快线”“沪滇·澜湄线”等货运品牌,加快培育“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等铁路国际联运新模式,加快智慧陆港建设,推动中老泰印度洋海公铁联运,尽快构建内外畅达的陆海多式联运体系;构建协商对话交流平台,谋划建立中老铁路城市联盟,进一步深化与中老铁路沿线城市在基础设施、贸易投资、产业发展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王智勇委员:互联互通 协同发展

中老铁路自开通运营以来,客货运输量屡创新高,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流动,中老铁路国际示范效应日益突显。这让省政协委员、民革云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王智勇倍感振奋:“通道经济、物流经济带来了商贸流通,商贸带动产业落地与产业转移,最终将形成产业集聚的新格局。”

近年来,民革云南省委会紧盯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及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建言直通车优势,形成不少推动铁路沿线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的提案和建议。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的王智勇说,目前,昆明市已与老挝万象市、琅勃拉邦、南塔省等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作为“一带一路”国际陆港城市和中老铁路始发地,昆明市携手万象市以及沿线其他城市共同倡议发起建立“中老铁路沿线城市联盟”,不失为进一步深化中老铁路沿线城市交流合作、开启中老合作新征程的好办法。

他建议,“中老铁路沿线城市联盟”可以昆明国际陆港开发建设和运营联通为纽带,搭建城市合作发展的国际平台,促进中老铁路沿线城市之间产业开发建设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印度洋国际通道沿线城市互联互通建设;依托各自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深化务实合作,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全面开展深入合作,包括共建政治互信、信息沟通、文化交流和贸易互惠机制;以中老铁路为大动脉,协同打造进出口加工基地、商贸服务基地和物流配送基地,不断激发贸易红利,共同把中老经济走廊建设好、运营好。同时,发挥昆明全面托管磨憨的有利契机,有序发展边民互市,加强磨憨与磨丁、南塔省的双向联动;优化物流枢纽空间布局与集疏运系统,适时推动中老双方在磨憨—磨丁铁路口岸实施“一地两检”查验模式,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和集散服务能力;定期举办中老铁路沿线城市合作论坛,搭建智库交流合作平台,常态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过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农业科技项目合作、跨境旅游线路开发、产业园区合作、沿边跨境劳务合作等,拓展中老铁路沿线城市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王智勇表示,下一步,民革云南省委会将在我国面向印度洋国际大通道建设、沿边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升中老铁路运输竞争力等方面开展研究并提出有效建言,持续为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贡献智慧力量。

来源 云报客户端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龚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