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寻年味 普洱不打烊丨既“美”良田,又兴歌舞,一起打卡“起源地”——贺哈!

.

.

新春佳节之际

普洱为广大游客精心准备了

一大波美食、美景、美宿

诚邀八方游客共度佳节

“就地寻年味 普洱不打烊”栏目

今天带你打卡

“起源地”——孟连贺哈

冬春交替的季节,普洱市孟连县贺哈小组的田野上一片生机勃勃。春节期间,这里的游客日渐增多,贺哈部分村民穿戴着一整套由芭蕉叶缝制而成的“山神装”,置身于稻田中,用朴实自然、奇异灵动的舞蹈淋漓尽致地向游客展现当地民俗文化。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神舞)

贺哈,系傣语谐音,意为“扎根的地方”,即起源地。贺哈小组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小寨依山傍水,鸟语花香,宁静古朴。贺哈保存着完整的山神舞、傣族竹编、织锦、炸牛皮等传统技艺,傣族传统服饰、民风民俗、传统饮食丰富多彩。


(刀舞)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近年来,贺哈小组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划,开创出“文化+科普+旅游”模式,利用贺哈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传承,宣传傣族农耕文化和水稻知识,让到景区的游客以及各个学校的学生了解农耕文化,学习科普知识,体验迷宫乐趣,达到看、听、学、玩、吃等多方位的感官体验和知识收获,使名不经传的小寨子逐步迈开发展步子。

(刀舞)

(白象、马鹿舞)

围绕乡村特色亮点,村民们将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餐馆,提供特色农家乐服务;推广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了解乡村故事;组织开展民俗文化活动,让游客参与到乡村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玻璃栈道、泼水广场、民族传习馆和小吃街都成为了农旅融合的新舞台。

(玻璃栈道)

(女子刀舞)

走进贺哈,200亩稻田景观上绵延着300余米玻璃栈道,彩虹水稻画、巨人稻迷宫等新奇旅游产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设计、定妆、拉线、移栽……当地村民在稻田里“绣”出贺哈小组特色“山神、神鹿、孔雀、大象、刀舞少女、敲鼓少男、彩虹”等图案,“贺哈之美”离不开赋予其新生的“稻田魔术师”。


(彩色稻田画)

依托彩稻种植,贺哈将彩虹“种”到田地里,助推景区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同时,抓住现代游客需求更加多元的特点,把特色景观、非遗歌舞、美食体验串联成乡村旅游一条龙产业链条,锚定未来“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方向,集中打造农业文化科普展示点,加强水稻品牌建设,为贺哈打开更多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随着农旅融合的深入推进,孟连贺哈的名声逐渐传开,成为周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村民们通过提供餐饮、住宿、导游等服务,增加了收入来源,提高了生活水平,经济发展也带动了乡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整体环境的提升。


贺哈将傣族织锦、傣文书写、炸牛皮及非遗舞蹈曲目等文化传承项目融入村庄发展中,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未来,贺哈将继续奏响农文旅融合的协奏曲,让当地水稻等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深度感受贺哈的生动魅力。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朱正 通讯员 戴铮 文

孟连县融媒体中心、曾国德、樊二东、陈永刚、杨迪、戴铮供图

责编  吴珂

校对  康莞悦

审核 华芳

终审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