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唱响彩云南”名家专访】杨一博:走进云南 从视觉、味觉到听觉都有很好的启发

编者按:近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网、云南省音乐家协会承办的“歌声唱响彩云南”全国知名音乐家采风创作活动正式启动,10余名国内知名词曲作家齐聚昆明,共话发展。他们前往保山、德宏等地,探访多元民族文化,挖掘独特音乐元素,用音乐诠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云南是民族音乐的“富矿”,在此次采风活动中,云南丰富的音乐资源激发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趁采风之际,云南网记者专访这些名家,一起来听一听,在靠近云南、熟悉云南、了解云南之后,艺术家们对云南的音乐事业又有怎样更深、更广的认识。

说起云南,中国音协理事、作曲家杨一博并不十分陌生。早年间,他就已专为云南作了一曲《丽江谣》。为了给这首歌谱曲,杨一博深入了解云南民族音乐,曲风也深受此熏染。《丽江谣》勾勒出一幅温润的,在清晨的河面上,一位美丽的女子扶船远眺,展现家乡母亲河的美好画卷。

10年前,杨一博还曾走进云南玉溪、大理、丽江进行深度采风,至今记忆犹新。“从视觉、味觉到听觉都有很好的启发。”带着这份美好期待,杨一博再次走进云南。

行程中,音乐家们走进保山腾冲清水镇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在村里的佤族文化陈列馆,杨一博情不自禁地拿起棒槌有节奏地敲击庭院中的木鼓,还轻轻哼唱了《阿佤人民唱新歌》。“我从小就会唱,非常有感染力!”

在瑞丽市的“一寨两国”银井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昂族传统音乐《嵿尚》让杨一博惊讶又惊喜,并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如果是舞台剧的话,我会设定一个场景,让嵿尚表演者进行独奏表演,这会产生一种摄人心魂的代入感。”杨一博说,嵿尚元素也很适合融合音乐创作,会非常现代,冲击力十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为一名长期生活在都市的职业音乐工作者,杨一博直言以前对山、河的感觉不是很强。但走进云南的山水之采风丰富自己的创作“素材库”,让杨一博感觉到了太多的不一样,因此比较珍惜。“到各地采风,跟当地人一起交流、一起唱歌,一起舞蹈能带给我很多启发。”杨一博说,民族音乐带给他的不只是色调上、韵律上的新鲜刺激,不同的民族语言表达和形式表达也很有意思。

谈及云南民族音乐的引流与发展,杨一博认为,可以考虑融合与改编的手段,吸引更多年轻一代的关注,并为之努力把它变得更好,“要热爱它,而不只是静静地看。”他也希望自己能为云南民族音乐的发展添瓦助力。

杨一博简介:

作曲博士,中国歌剧舞剧院驻院作曲家,音乐制作人,中国民主同盟宣传委员会委员,赵季平先生首位作曲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音协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创委会委员,中国影协会员。电影音乐《我的父亲焦裕禄》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及第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提名;歌曲《多想对你说》获中宣部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民族管弦乐《梦中的阿克库》及套曲《写意中华》获国家艺术基金。主要作品:第一交响曲《渡江—1949》,音乐剧《大道无垠》,舞剧《英雄儿女》等。

来源 云南网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李亚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