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永恒的记忆 云端的华章”2024中国昆明首届大型时代文化艺术展演剧目的制作团队来到云报传媒广场,分享剧目展演背后的故事。
1月23日、24日晚,主题为“永恒的记忆 云端的华章”的2024中国昆明首届大型时代文化艺术展演剧目在云南艺术学院实验剧场上演。两天的时间,来自昆明本地的230名中老年人在舞台上尽情“绽放”,整台演出为云南乃至全国中老年艺术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充分展露艺术风采、幸福生活和真挚情怀的崭新社会文化艺术平台,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
此次展演由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云南道德模范、云南好人、著名的合唱指挥家左伟带领,并和曾担任“2008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2009国庆阅兵庆典活动”“2010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201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国际大型活动的核心主创和执行导演,厦门旅游演艺《闽南神韵》、陕西韩城党家村实景演出、2017陕西壶口瀑布实景演出《黄河大合唱》等旅游演艺总导演、总编剧熊继文,及爱心企业家李雪燕、李坤、许勇生共同策划。接下来,记者将以问答形式还原对话内容,和大家分享剧目展演背后的感动。
记者:为什么会想到创作这样一台中老年人的展演?
左伟:因为我一直在带领各大合唱团排练、表演,老年群体又是一个艺术活动较多的群体。制作剧目的初衷是想办一次艺术水准较高的中老年人群众文化活动,搭建老年人文化艺术空间,展示中老年人精彩的文化艺术生活。熊导曾经是我的学生,他一直关注云南文化事业的发展,我们一起合作过情景式红色音乐党课《童声飘过长征路》,配合很默契,就谋划着再一起制作一台大型文艺活动。我把想做老年人群体文化艺术节目的想法跟他说了之后,我们一拍即合。后来和经常在一起交流的中老年朋友一起讨论,李雪燕、李坤、许勇生他们都很感兴趣,觉得很有意义,我们5个人就一起开始了策划。
记者:熊导为什么会回到云南来办这场活动?
熊继文:我是云南东川人,受到左老师的文化艺术启蒙,从昆明走出去并从事文化演艺事业,一直很关注云南的文化发展。在离开云南30年后回到云南,也想参与到云南的文化艺术事业上。有一次陪左老师去禄劝听到彝苗童声合唱团的演唱,我才知道原来左老师一直在坚持义务为彝苗童声合唱团授课、排演节目,每个星期自己开车跑两趟,这一跑就是9年。左老师的义举感动了我,我就想和他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于是我们合作了《童声飘过长征路》。后来他说想办一场老年人的艺术活动,我也想出点力。一开始,我们想从民族文化入手去策划,分析后觉得结合当前昆明面向南亚东南亚发展的开放姿态,我们应该让大家看到新时代的新昆明,于是我们决定从城市文化入手倒推民族文化,以历史为脉络展现昆明的风采。
记者:与之前的作品相比较,熊导您觉得在这场展演的制作过程中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
熊继文:因为之前的工作涉及到了很多的晚会、旅游演艺,所以我对舞台设计、灯光、视频剪辑等技术层面的呈现是充满信心的。真正有难度的是我们节目的排练,因为参加的演员大多是退休的老年人,身体不像年轻人那样灵活,体力上也稍微差一些,所以排练过程中经常要关注每一个演员的身体状况。加上老年人的记忆力在减退,很多动作我们刚刚教完,中场休息一会儿就有好多人记不住,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也是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情况,我们的舞蹈动作设计都尽量简单、好看。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比较随意,排练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后来,我们把展演计划讲给大家听,大家觉得能够通过这样的形式展示老年群体的风采,用老年人的群体文化讲述自己生活的城市的故事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他们从中找到了存在感和获得感,排练就更加积极了。
虽然排练时间比较长,经历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并且很多动作需要重复,但是有的老年朋友带病坚持、像小学生一样认真练习,有的接了孙子孙女又直接回到排练教室的精神也一直在鼓舞着我。他们还会把自己亲手做的食物带来分给上课的老师们,那种关心是发自肺腑的,特别温暖。所以,大家都越排练越有干劲。
记者:目前为止,这场展演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是什么力量推动了这次展演的成功?
左伟:这次展演最大的功劳应该归功于我们这个临时组建的小团队,熊导不仅用他的专业为展演编排舞蹈,给出专业意见,还承担了大量舞美、剪辑等专业领域的工作,更是用他的耐心和爱心一次次地带着老年朋友们排练。在这场展演里,他倾注了很多热情,也感染了整个团队。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的爱心企业家李雪燕、李坤、许勇生,他们作为这个剧目的投资人给了我们高度的信任,不仅自己出资赞助,还拉动身边的朋友蒋建、刘波、李云东、刘芙蓉、王承国、刘伟、何春等爱心企业家赞助、参与排练演出,是他们的信任让我们更有信心。还有省内知名歌唱家、主持人的无偿参与,才让我们这场演出圆满完成,超出了预期效果。
记者:这是一场“纯自费”的演出,各位企业家为什么要支持这场展演?
李雪燕:我一直在思考怎样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有意义,和左老师他们聊天找到了共鸣,他和熊导想用艺术的形式展现昆明人的幸福生活,听了他们的构思觉得很有意思,于是我们开始一起策划,因为我觉得这件事有意义,就发动了身边的朋友来赞助、参与,我们8个人筹集了20余万。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展演会是什么样,也不知道要投入多少钱。但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策划团队的成员不辞辛劳地义务劳动,熊导很多个夜晚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呈现舞台艺术,左老师还为展演重新录制了所有音乐,还有老年朋友们之间暖心的一个个瞬间,这些一直在感动着我。也很庆幸坚持下来,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了幸福的一笔。
李坤:参与的初衷也是想在晚年认真做一件事,在看到左伟老师因为眩晕每天在脖子上敷着热水袋给大家上课,熊导每天开车一小时到排练室一遍又一遍地教大家跳舞……这些行动一直在感动我。
许勇生:这是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活动,人生中难得的经历。和左老师、熊导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付出相比,我们的力量微乎其微。
记者: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制作这场展演,未来有什么计划?
熊继文: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我们围绕老年群体探索在群众文化的发展和弘扬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让人民艺术为人民服务。希望未来排演推出更多传递群体凝聚力、传播群众文化精神的作品。
记者随后从交流中获悉,今年5月,“永恒的记忆 云端的华章”2024中国昆明首届大型时代文化艺术展演剧目将经过更加精细、精彩的制作再次呈现在大众眼前。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刘娅娟 张敏 文
图 江蕊先 王詹瑞 陈明贵 肖元福责编 童文文校对 杨奥审核 李元终审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