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要带她去拍美美的苗服照片

“大围山下,牧羊河边,一个美丽的苗族姑娘,从山上采撷下一朵鲜花,揉碎了洒在地上,生长出了滴水苗城。”这是个美丽的传说,也是眼前实实在在的美丽风景。正值3月8日国际妇女节,不妨带着她,来滴水苗城拍一组美美的苗服照片,给她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屏边,是世界苗人向往的故里,千年苗文化绽放的故乡;地处北纬23°,屏边也是“太阳转身的地方”,“冬暖夏凉、四季如春”,被誉为“中国最南端的春城”。小城里生活着苗族、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同胞,也是全国仅有的5个苗族自治县,滴水苗城风景区则是以苗族文化风情为核心,依托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建造,苗族风情浓郁,在这里,拍摄一组极具苗族风味的写真,再适合不过。

滴水苗城无处不彰显出屏边苗族文化和地方特色。漫步苗城,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渐次展开,巍然屹立的苗城寨门,别具一格的“一府八寨”“一河五景”、苗历广场、花山斗牛场、笔直宽敞的樱花大道依次映入眼帘。茶余饭后,人们聚集到广场,话家常、绣苗绣,运动健身、休闲娱乐,到处呈现出一派和谐幸福的醉人景观。

这里展示着“苗城韵、文化魂、异域情”。

在这里,观苗王府,感受苗族举族迁徙的风雨历程;在花山广场,感受苗族传统节日的神奇与壮观,看苗族歌舞表演、动物竞技,体验民风民俗;到特色美食街,品尝琳琅满目的山茅野菜,咀嚼大山里的乡土气息;在彝族村与当地彝族兄弟姐妹手拉手来一段跳掌,忘却烦恼,沉醉于歌舞的欢愉;到壮族村寨中歇一歇,吃一碗七色花米饭,喝一杯醇香米酒。

走进苗城,真正让你体验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花房一景,处处是景的感觉,漫步于牧羊河畔,穿梭于紫藤隧道,过往于片片花海,在风雨廊桥小憩,在木屋酒店小住,天人合一,怡然自得。

伴随着各民族历史发展而变迁的民族服饰,就像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人们能从中感受到服饰语言的暗示,在倾听时代底音的同时牢记本民族历史。苗族服饰也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被称为“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



屏边苗族有“青苗”“花苗”“黑苗”“白苗”和“绿苗”五个支系,各支系妇女的服饰均有所不同。屏边苗族男子的服饰,不论哪一个支系,服装都大同小异。

(纺麻的苗族妇女 图源 苗乡屏边)

在屏边,纺麻织布对苗族人民来说,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会的手艺。从将麻纤维加工成麻布,再经过蜡染、挑花等工艺,最后制作成衣服裙子,是一个十分繁杂的过程。

(苗族服饰展上,模特展示苗服 图源 苗乡屏边)

屏边苗族妇女服饰穿戴从头到脚都由“花”来点缀。这一身“花”来源于一针一线的挑花和刺绣。挑花用笔描绘出花纹图案,用针线根据自己的喜爱随意倒顺横直挑制,使线条组成美妙的花纹图案,或沿着布料孔隙,将针线穿行于经纬线之间,使之成为一组组对称图案,后用各种花线镶挑点缀而成。

刺绣按照原来的母本图,数出一针与一针之间的孔数、直弯跨度,严格按照布孔与图的构成来刺绣。

明天过节,就带着她,在滴水苗城拍一组这样美美的苗服照片吧。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振 文

屏边文旅 图

责编 王楚云

校对 马寅瑞

审核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