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宁洱县文化和旅游局立足职责使命、发挥文旅优势,抢抓中老铁路通车的发展机遇,把握文化旅游发展规律,聚焦发展重点,塑造文旅品牌,将宁洱生态、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旅游高质量转型升级。
(那柯里茶马驿站 邓斌 摄)
夯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全域旅游新格局
中老铁路通车以来,宁洱县按照打造“车窗风景线、最美旅游道”发展思路,全力打造“全县就是景区、乡镇就是景点、村寨就是风景”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一轴”不断做强。那柯里茶马古道小镇、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普洱山云海、困鹿山古茶园成为网红打卡景点,磨黑古镇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心镇那柯里村那柯里组和磨黑镇星光村大营组被评为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三环”初步形成。竹山至会连、扎罗山至困鹿山等环线道路全面打通。“一廊”加快推进。依托新建设完成的文团公路,德安梅子乡愁走廊优势凸显,摆尾箐、干坝子大山旅游吸引力持续增强,德安乡兰庆村认定为第二批市级非遗传承基地。“一带”建设方兴未艾。把边热区、普义小渔村美丽乡村等沿线经济带加快开放步伐,节庆经济更加活跃,电商经济不断扩大。
(困鹿山 陈发坤 摄)
立足文旅宣传营销推广,塑造宁洱旅游品牌形象
一是以新兴媒体营销引领产业发展。充分应用“互联网+旅游”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宁洱;引进云南画报社、省摄影家协会、云南报业传媒集团等到宁洱采风;借助旅游展会平台,积极加强与客源城市对接,拓展旅游市场集散分销渠道。二是借助“一部手机游云南”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全域旅游智慧平台。积极融入国家、省、市级智慧旅游建设,配合上级旅游部门做好旅游六要素基础资料收集完善工作,增加宁洱特色服务信息。同步省市对我县城市名片进行了优化提升,修改完善一分钟视频及城市概览;2023年完成春茶开采宣传短视频5期,开展旅游直播5期,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宁洱发布、宁洱融媒体抖音号直播浏览近2万人次。三是通过地方节庆活动激活产业发展。以举办节庆活动为契机,提高游客参与民族文化活动的积极性,2023年成功举办自治县成立38周年、2023年国际·宁洱普洱茶(贡茶)开采节、磨黑开街节、哈尼红蛋节、彝族火把节、黎明多依节等系列节庆活动9期。其中,2023年彝族火把节“民族团结大联欢”活动,全县旅游接待达102566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795.01万元。
【普洱茶(贡茶)开采节 蒲兴南 摄】
创新旅游产品,拓展旅游新业态
随着铁路与旅游的融合,面对节假日出行潮,宁洱县文旅局根据旅游流量的增长,推出红色文化游、茶咖文化游、双休周边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围绕“茶、乡、俗”的旅游资源,完善优化茶文化旅游线路6条,荣获市级推荐4条。同时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观云海的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人文共融”的良好态势。
(磨黑走马转角楼 陈发坤 摄)
强化文旅行业高效监管,提升服务水平
成立宁洱县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百日行动、“不合理低价游”、营业性演出市场整治等重大专项行动,2023年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重点工作排名全市第一。共出动执法人员3856人次,检查市场1045家次,查办案件6起,责令停业整顿1家,没收违法所得1948.64元,没收非法出版物54本,罚款4万元,受理举报投诉和“30天无理由退货”32起,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参与办理景洪泰鼓泰鼓泰国菜餐厅一案入选为文化和旅游部重大案件。处理旅游大巴车甩团事件3起,未发生负面舆情。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光耀 通讯员 王君云 文
宁洱县文化和旅游局 陈发坤、邓斌、蒲兴南 图
责编 康莞悦
校对 徐俊
审核 龚怡丹
终审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