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双柏:“非遗”进校园让民族文化植入孩子心灵

4月28日,楚雄州双柏县2024年“公共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暨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双柏县机关幼儿园,与308名幼儿和全体老师一起分享双柏丰富的非遗文化。主讲人双柏县文化馆馆长李亚娟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双柏的非遗文化和保护,给师生们上了一堂精彩的非遗文化课。

据悉,双柏民族文化丰富,是闻名海内外的“三笙”文化发源地和彝族查姆文化故地,拥有彝族创世史诗《查姆》、彝族老虎笙、陀螺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彝族大锣笙、查姆说唱、四句长腔、啊噻调、仁义调、阿乖佬、彝族四弦舞等众多省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馆长李亚娟风趣精彩地讲述,让师生们对家乡的非遗有了全面的了解,感受了非遗的魅力,初步理解了文化认同和传承的意义。

老师们认为,非遗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遗产,可以让孩子们从小了解、接受并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根源,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力和表现力,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质发展。同时,可以引导他们在传统文化的深厚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创造,促进传统文化的更新和发展。

文旅头条通讯员 张秀华 文

楚雄州双柏县机关幼儿园 图

责编 李亚

校对 田薇

审核 童文文

终审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