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劝乌蒙乡:泼水欢歌奏响“节庆+民族团结进步”融合新乐章

万亩杜鹃盛放的轿子雪山脚下,泼水欢歌燃情民族村寨。五一假期,昆明市禄劝县乌蒙乡首届“天天泼水节”活动在乌蒙乡大渣村开幕。各族群众齐聚普渡河畔,以水为媒,共谱民族团结进步和谐乐章。

“我在村里生活了80多年,从没见过村里来了这么多人。”84岁的老人白天兰感慨地说道。大渣村隶属禄劝县乌蒙乡乐作泥村委会,常住人口102人,是少数民族聚居村,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潺潺普渡河环绕磅礴乌蒙山滋养隔离出一方远离城市喧嚣的人间净土,这片隐藏在深山峡谷中的秘境村寨,民族特色与生态绿色交融,“诗和远方”如此生动地驻留在大渣村。

泼水狂欢奏响“节庆盛典”乐章

在绿意葱茏、草木蔓发的泼水广场,泼水狂欢节日氛围感满满。各族群众手持各式泼水“武器”,参与泼水“大战”,漫天水花飞溅,笑声、欢呼声伴着“带劲”电音此起彼伏,共享这“泼”天的快乐。

“我们提前两个多月组织200多人开始筹备,发动热爱文艺的村民在闲暇之余排练节目,参与歌舞展演等各类活动。”乌蒙乡党委书记角述顺介绍。为保障活动顺利进行,乌蒙乡党委、政府整合站所、村组队伍、企业、各族群众等多元力量参与,设置6个工作组,制发活动方案,在要素保障、活动内容、氛围营造上精心筹备,以“必选动作+自愿展演”相结合,最大限度调动各族群众参与积极性,乡、村两级文艺队充分展现风采,让活动没有“旁观者”都是“局内人”。

赛事纷呈奏响“民族共融”乐章

趣味竹竿舞、蕉王争霸赛、趣味捉蚂蚱、共品小锅酒、秀出大渣村、百姓大舞台……丰富多彩的活动充满热烈浓郁的节日氛围感。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伴随悠扬旋律,跳起婀娜多姿的舞蹈,尽显民族风情。一蹦一追,趣味捉蚂蚱成了小朋友们欢乐的海洋。蕉王争霸赛上,蕉农们纷纷拿出看家宝贝称重比选。

走进芭蕉林美食一条街,枝繁叶茂的芭蕉林遮挡了炎炎烈日,为美食街撑起“绿伞”,烤鱼、芭蕉宴、酸木瓜鸡、羊汤锅……天然乡土食材与朴素烹饪手法交织,把大自然装进肚子里,往日静谧的小村庄充满“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气。

为丰富文旅体验,乌蒙乡采用“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社会参与”模式,融合打跳、民族舞、对山歌、乐器演奏等民族元素,依托百年古榕树、连片芭蕉林等峡谷风光,围绕绿蕉、蚂蚱、黑山羊、酸木瓜等土特产品,设置12项沉浸式体验赛事,打造芭蕉林异域风情美食一条街,集果蔬采摘、现场烹制、民族文化于一体,彰显生态绿色、群众参与、原汁原味的民俗风貌。

产业融合奏响“招商引资”乐章

在“情系家乡 共聚话未来”活动上,活动主办方邀请了部分本土企业及乌蒙乡在外地发展的企业家代表,参与乌蒙乡发展联盟座谈会,围绕乌蒙农文旅发展共谋路径、同商对策。角述顺表示,本次活动以泼水节切入,充分展示乌蒙高山峡谷风光、生态土特产品、本土民俗风情,诚邀四方宾朋回归家乡、助推家乡、展示乌蒙,共绘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据介绍,脱贫攻坚战前,禄劝县乌蒙乡大渣村积贫积弱,贫困人口达一半以上,村民们生活困难。如今,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入开展,该村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定位,立足“人少景美空气好”特点,借助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优势,引轿子雪山高山冰雪融水及普渡河水灌溉,秉持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生态绿色原则,采取“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种植热带水果及反季蔬菜近200亩,带动全村2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2022年入选昆明市绿美乡村,助推所属的乐作泥村入选2023年度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希望有更多人来到大渣、认识大渣,把大渣好产品卖到更远地方,卖出好价钱”。乐作泥村党总支书记赵光文说道。

近年来,禄劝县乌蒙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依托原始生态、优质水源、立体气候等资源禀赋,划分“高山冷凉片、半山湿润片、干热河谷片”三类产业片区,探索“特色种植+生态养殖+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注册乌蒙绿蕉、乌蒙沃柑、滇红老酒等10余个商标,产品远销上海、澳门、东南亚等海内外。坚持以山水为基、以节庆为媒、以产业兴村,不断擦亮“小而优”“小而精”“小而美”的乌蒙品牌,着力构建以轿子雪山观云谷片区文化旅游为“龙头”,以干热河谷千亩热带水果农旅观光综合体为“龙身”,以大渣村民族文化风情园度假游为“龙尾”的“一条龙”全域旅游新格局,深入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族群众增收,不断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感。

来源:禄劝县乌蒙乡

责编 字童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