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古龙坝自然村距离泸水城区约15公里,居住着傈僳族、白族、彝族、汉族等民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当地物产资源丰富,盛产稻花鱼、山地红软米、咖啡、香料等农特产品,地理位置和农耕文化优势突出。
在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团队指导下,古龙坝以“峡谷水乡·鱼米之乡”为定位,秉持“微改造、精提升、轻介入”的理念,充分挖掘本土特色,建设一条水系、一棵净菜、一条稻花鱼、一粒稻米、一条田埂、一群民宿、一家两棵树、一批公共配套设施的“八个一业态”,力争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典范、具有带动效应的农文旅融合示范村。
“八个一业态”的实施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改造乡村商业集群,将住房、空地改造为民俗客栈、特色咖啡吧、农家乐、特色文创店等;二是提升村庄景观风貌,建设龙塘、三眼龙、生态湿地、稻花荷塘等;三是改造观光田园,使山地田园同时具有蔬菜种植、销售、农事体验、美化观赏的作用;四是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便民服务点、田间观光栈道、公厕等乡村服务配套设施。
该项目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让当地村民参与建设,促进村民就近就地就便就业。与此同时,村民可以参与经营民宿、咖啡厅、农家乐、农特产销售等,实现多途径获取收益,多方位创收。
未来,古龙坝农文旅示范村将联合绿色香料产业园国家4A级景区、百花岭傈僳音乐小镇等周边景区景点,形成怒江州特色旅游风景线。
文旅头条通讯员 谭思妍 文
江蕊先 图
责编 王楚云
校对 李娇蓉
审核 李元
终审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