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州永仁县维的乡深入推进农旅融合促乡村振兴,依托产业优势,打通吃、住、游、购、娱综合体,逐步形成了“看文化演出,住乡村别墅,吃农家饭菜,采山野鲜果,赏田园风光”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坚持“以农助旅、以旅带农、农旅融合”发展方向,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发展、产业兴乡富民、农旅融合推进的新路子。
聚焦特色产业,打造农业旅游“新热潮”
维的乡现有樱桃、板栗、石榴、冬桃等经济林果5.8万亩,人均拥有5.2亩。按照全力打造全县“特色错季水果”示范乡要求,全面贯彻“精耕细作、精深加工”发展理念,狠抓板栗、樱桃、石榴三大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在延链补链上下功夫,加快推进维的板栗加工厂提升改造进度,夯实板栗精深加工基础,带动农副产品实现“达规创品”,成为由“一产”向“二产”转型、延伸的示范。实现由“种得多”向“种得好”,“卖得了”向“卖得好”转变。全力推进阿者尼“十里樱桃谷”、落水洞“樱桃之恋”采摘园建设,探索推进“农业采摘+休闲娱乐+乡村旅游+阳光康养”新模式。落水洞鲜食红樱桃成功入选2022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先农产品名录,维的乡板栗入选云南省一村一品专业乡镇名录,2022年桃苴石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023年桃苴铭恩石榴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形成了以“落水樱红、鲁母板栗、桃苴石榴”为代表的“维的印象”。通过举办落水洞樱桃采摘季活动,2023年吸引攀枝花游客到落水洞体验樱桃采摘、网红打卡、拍短视频17200余人。把樱桃产业发展与旅游、采摘、观光、休闲、康养和体验结合起来,打造樱桃产业发展新业态。发展农家休闲小院、农家乐14家,旅游收入35万元,带动帮助促销农特产品增收750余万元。
依托区位优势,塑造美丽经济“新亮点”
依托比邻攀枝花百万人口市场的区位优势,紧抓永维公路“四改三”后融入县城15分钟生活圈机遇,依托阿者尼“十里樱桃谷”和大保关“落水洞”两个采摘园建设,高质量打造全州“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乡。心向永仁,背靠攀西,面向昆明,重点在亲子“采摘基地”上做文章,在“观光农业”上寻求突破,在“休闲驿站”上继续发力,重点推进落水洞、阿者尼一线旅游驿站、精品农业庄园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四季能游、四季可游的新亮点。带动“老尖山”“龙潭营”户外徒步探险游,落水洞“萤火虫”野外露营,进一步擦亮滇川省际农旅融合的靓丽名片,在推动全县形成“一体两带三区多点”全域旅游总体布局上作出更大贡献。
挖掘民俗文化,擦亮乡愁旅游“新名片”
依托维的厚重文化底蕴,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农耕文化和非遗文化元素,成功申报的鲁村为国家第六批传统村落,李氏普同碑入选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充分挖掘“龙华”旧址、大保关茶马古道、石棺墓群遗址等历史遗迹,合理开发利用农旅资源,将民俗文化传承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以“五龙抢宝,民族团结”“山水乐居,石艺名村”“十里花谷,樱桃之恋”等为主题,因地制宜谋划一批“农旅融合”示范村,着力打造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四美”乡村,通过以点带面,串珠成线,建成一批网红打卡点,吸引更多人群走入乡村、品味乡村、打卡乡村,打造维的乡村旅游“新卖点”。
春山在望,未来可期。维的乡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紧盯万元以下低收入群众增收,依托产业优势,以更大决心,更细举措,聚焦农旅融合,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 永仁县维的乡人民政府、永仁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刘国仪 孙琦孟
责编 李娇蓉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