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有许多桥
有如同长虹卧于泸江河上的双龙桥
有滇越铁路史上地位超然的人字桥
有因科举乡试、会试而得名的乡会桥
……
在交通不便的时代
这些桥不仅让人民生活更加便利
也让文化得以交融、碰撞
形成了如今多姿多彩的红河文化
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今天,我们来了解建水双龙桥
双龙桥位于建水县城西5公里处,横跨泸江河与塌冲河,因两河在此交汇,形如双龙而得名。双龙桥始建于乾隆年间,最初只有三孔,道光年间又建十四孔与之相连,所以又被称为“十七孔桥”。
双龙桥为典型的廊桥建筑,全长148米,整座桥的桥梁是由6根直径约60厘米、长25.7米的大木柱构成,桥身用打凿平整的约500块石块镶砌,两侧的垒石条为桥栏,基石上叠放圆木当作挑梁,纵横交错向中间延伸,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有效地分散了桥梁的承重,保证了整座廊桥的稳固,使桥梁负巨重而能岿然不动。桥面铺木板,竖起木柱,盖着瓦顶,构成了一条“空中长廊”。
(刘晖 摄)
桥上还建了三座飞檐式阁楼,居中的一座大而壮观,楼内四面开轩,漏窗屏门镂刻着“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故事和传说,还有花卉、鸟兽和游龙等,观赏性十足。桥南北两端各一座两层八角攒尖桥亭,高13米,玲珑秀丽,与大阁交相辉映。
1965年,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来双龙桥作实地考察后,在《仪态万千的我国古代桥梁》一书中,把建水双龙桥列入全国最著名的10余座古桥代表之中,且又在《中国古桥技术史》中,设专栏介绍了建水双龙桥和颐和园十七孔桥。
日出之时,太阳的金光从桥孔中穿过,广阔的水面被染成夺目的金黄,十分壮观。
(卢维前 摄)
(邓斌 摄)
晴空之下,水面平静,映出泸江烟柳如诗如画,走上双龙桥的青石板路面,仿佛还能嗅到一丝历史的气息。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捷 文
红河文旅 图
责编 李娇蓉
校对 马寅瑞
审核 童文文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