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普洱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活动在茶马古城拉开序幕,通过开展系列“能听、能看、能感、能尝”等活态形式的非遗盛宴,为市民和游客带来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共同见证普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本次活动由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普洱市文化馆、思茅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普洱市博物馆、思茅区文化馆、普洱茶马古城协办,旨在深入挖掘和整理非遗资源,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普洱市民族风情浓郁、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目前全市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18个,文物藏品44958套/件,等级可移动文物118件,同时,普洱市还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747项和代表性传承人1438人。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更是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了解,此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紧扣“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一系列互动性强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涵盖文化遗产展示(非遗集市)、民族歌舞乐展演、非遗传承人现场技艺展示、博物馆流动展等多种形式。为让活动更加精彩纷呈,主办方调集景东县 、孟连县、澜沧县3县的民族歌舞乐文艺团体,组织了13个优秀节目进行展演。包括景东彝族歌曲《大帮腔》、舞蹈《闪闪歌》、杀戏《韩信问卜》、孟连傣族舞蹈《帕沙歪·长甲舞》《所·喃窝罕》《谢列卯》以及澜沧《布朗族传统刀舞》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目,为观众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市民游客共同领略普洱非遗的独特魅力,感受历史文脉的绵延不绝。在活动现场,观众们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哈尼服饰、彝族刺绣、土陶技艺等30余项传统工艺类项目的独特魅力,还可以亲身体验普洱茶制作,品尝双龙麻脆、景东特色稀稀粉等传统非遗美食,感受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此外,活动还设置了文物、美术、图书展览和文物知识专家咨询台及文物鉴定环节,通过宣传展示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观众们可以在这里体验8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5个少数民族图腾为元素的拓片制作,感受普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及“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盛宴,更是一次非遗保护的生动实践,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非遗保护成果,展示了普洱市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增强了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重视,为普洱市的文化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谱写了新的华章。
下一步,普洱市将继续秉承“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理念,继续加大对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的投入力度,推动非遗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承与发扬,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让非遗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贡献普洱力量。
文旅头条通讯员 姚梦溪 文
普洱市文化馆 姚梦溪 供图
责编 康莞悦
审核 华芳
终审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