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 茶
最 头 条
※文化和旅游部启动“致敬新时代”红色故事宣讲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等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前夕,文化和旅游部启动“致敬新时代”红色故事宣讲活动。首场宣讲于近日在部机关举办。本次宣讲活动组织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优秀选手、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讲述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感人故事,挖掘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生动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诠释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新时代传承。(来源:文旅之声)
游 天 下
※“世界旅游联盟·中欧旅游对话”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
记者日前从世界旅游联盟获悉,“世界旅游联盟·中欧旅游对话”将于7月3日至5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匈牙利国家经济部、匈牙利欧盟事务部支持,世界旅游联盟、欧洲旅游委员会、匈牙利国家旅游局共同主办,旨在打造专业的国际旅游对话平台,进一步推动旅游业交流与合作,使中欧旅游更有热度、中欧合作更有活力、中欧关系更具韧性。(来源:中国旅游新闻客户端)
※暑期旺季遇上奥运会、欧洲杯 中国游客赴欧洲旅游观光热情高涨
6月份欧洲杯激情开赛,7月份巴黎奥运会盛大开幕,今年无疑是欧洲体育旅游的“大年”,中国游客赴欧洲旅游观光热情高涨。多家OTA的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欧洲旅游热度较去年有较大幅度上升,尤其是法国和德国。(来源:中国旅游新闻客户端)
※今年1至5月访港旅客人次同比增长约8成
记者日前从香港旅游发展局获悉,据初步统计,今年1月至5月,访港旅客共计180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8成。其中,内地访港旅客量为1380万人次,同比增长73.5%;非内地访港旅客量为421万人次,同比增长93.5%。据初步统计,今年5月,访港旅客约为34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两成。其中,内地访港旅客量为263万人次,同比增长15%;非内地访港旅客量约77万人次,同比增长43%。(来源:中国旅游新闻客户端)
大 交 通
※我国2023年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12.88亿人次
交通运输部6月18日公开发布的《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全年我国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12.88亿人次,同比增长30.7%,流动中国彰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来源:新华社)
※渝昆高铁那寨箐隧道关键线路提前贯通
6月18日上午,经过1000多天的艰苦建设后,渝昆高铁那寨箐隧道出口与横洞部提前完成贯通。这一关键线路的顺利连通,不仅可大幅提高施工效率,还为全隧道贯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标志着隧道进入了最后的300米冲刺阶段。作为云南省内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渝昆高铁将连接滇、贵、川、渝等省市。全线通车后,预计从重庆到昆明的行车时长将由原先的5小时缩短至2小时左右,这将极大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吉林延吉至韩国大邱航班复航
6月18日12时45分,载有178名旅客的德威航空TW683次航班顺利抵达延吉朝阳川国际机场,标志着延吉至韩国大邱国际客运航线正式复航。目前,延吉机场口岸每周国际航班数量已达到104架次,口岸出入境客流量今年已突破31万人次,其中入境方向的外籍旅客中近八成以旅游观光为主;出境方向的旅客主要以探亲访友为主。(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文 化 圈
※“拾载有戏” 2024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将启
2024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发布会6月18日在大剧院新闻发布厅举办。据介绍,本届戏剧季围绕“拾载有戏”主题,以十年积淀精粹17台62场佳作,广邀中国、俄国、法国、英国、瑞士等多个国家的戏剧名作,以“在北京·看世界”、“默剧节·妙不可言”、“音乐剧·启幕新声”、“中国戏·中国情”四大板块展开。(来源:中国新闻网)
※弘扬“嘉庚精神”书画展开幕 传颂侨界爱国心
6月18日,弘扬“嘉庚精神”暨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宁德侨界书画展在福建省宁德市开幕,来自宁德侨界和书画界的艺术家们齐聚一堂,进一步激发广大侨胞的爱国热情。本次展览共收到来自宁德全市侨界和书画界的原创作品100多件。这些作品生动描绘了陈嘉庚先生的光辉形象,展现了他爱国、创业、兴学的精神风貌。其中,福建省画院原院长郭东健创作的《陈嘉庚在北京》《陈嘉庚在集美》两幅作品尤为引人注目,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赏。(来源:中国新闻网)
※三亚CBD文物艺术中心揭牌 百余件中意绘画作品亮相
6月18日,三亚CBD文物艺术中心揭牌启动,该中心是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项目竣工前的文物艺术品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将为文物艺术品产业发展提供前期物理载体和招商落地空间,并全面探索制度创新性实操业务变革。本次展览共展出近30位中国与意大利艺术家的百余件绘画作品,保罗·劳迪萨、李天元等艺术家基于自身文化传统进行开拓创新,显示出“对话”的气质;广泛吸纳不同艺术优点的作品,则更体现出“融合”的状态。(来源:中国新闻)
※近150家博物馆参与 2024北京博物馆月落幕
2024北京博物馆月成果发布会6月18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至此,为期一个月的2024北京博物馆月落幕。博物馆月期间连续推出四个主题周系列活动,共有近150家博物馆参与。2024北京博物馆月围绕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以“博物馆之城——让学习更快乐”为活动口号,推出展览周、文创周、电影周和阅读周系列活动。(来源:中国新闻)
观 云 南
※“云南新博物志-向天歌”展览在昆明启幕
近日,“云南新博物志-向天歌”展览在昆明云纺博物馆启幕,展览持续30天,150余件(套)来自世界多国的艺术藏品亮相,向观众展现穿越时空的文明之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未来,该系列展览还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丰富展陈活动形式。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放进博物馆里,搭建认识美、探讨美、共建美的平台,让市民亲近艺术、感受美好生活。(来源:新华社)
※昭通威信举办2024年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主办,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文化馆协会、昭通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4年全国“四季村晚”之威信县“红色扎西 赤水明珠”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昭通市威信县扎西镇庄子上红色乡村振兴示范点举行。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是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全国性群众文化联欢活动,是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创新成果和全国性重大惠民品牌文化活动,旨在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宣传推广当地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独特的文化魅力。(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Z世代”澜湄短视频XIU暨“嗨·中国”云南行活动启动
6月18日,第五届澜湄视听周系列活动之“Z世代”澜湄短视频XIU暨“嗨·中国”云南行启动仪式在云南民族大学举行。活动由短视频创作大赛、国际青年线下创作营、优秀获奖作品展播等环节构成,将从6月持续到10月。国际青年线下创作营邀请国际专业摄影师、自媒体博主、在华留学生及云南少数民族青年等21人组成。聚焦非遗主题,活动将以“XIU”为切入点,带领营员们参访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实地体验彝绣、世界恐龙谷、火草被、水竹伞、七彩花米饭等非遗项目,从“秀文化”“绣生活”“嗅美味”“咻自我”等不同方面进行短视频创作,以国际青年视角展现中国自然文化之美,遇见“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来源 :文旅头条新闻网)
责编 田薇
校对 杨奥
审核 李元
终审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