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115年,滇越铁路与开远(一)

.

滇越铁路,是云南历史上的第一条国际性铁路,与印度吉大铁路、秘鲁安第斯山中央铁路并称为“二十世纪世界三大高原铁路”,因轨距为一米,也被称为“米轨铁路”。

在云南段的460多公里中,有248公里行驶在红河州境内,铁路由北向南穿越弥勒、开远、蒙自、屏边,最后由河口出境,云南十八怪中“火车没有汽车快,不通国内通国外”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1909年,滇越铁路开远段竣工通车,115年时光,沧桑巨变,这段历史仍旧吸引着每一个对开远、对滇越铁路感兴趣的人探索和追寻。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09年,当时的开远还叫“阿迷州”,“阿迷州车站”更是当时建有的34个车站中唯一的二等车站。

奔驰而来的火车,拉开了开远登上现代工业历史舞台的序幕。数年间,原本仅有6000余人的小城迎来“移民潮”,水电站、电灯公司拔地而起,成为滇东南的“不夜城”。工商业繁盛兴起,城市规模急速扩张,洋火、洋油、洋布等大量涌入,彻底改变了农耕社会的自然经济模式。

至1932年,“阿迷州”已成为北上昆明、南下海防的重要交通枢纽,人口达9万余人,较滇越铁路开通时增长近15倍。正因如此,“阿迷州”取意“四面伸开,连接广远”更名为开远。

115年过去,因滇越铁路而兴的开远依旧活跃在人们的视野。

走进开远南正街主题街区滇越铁路历史文化陈列馆,你还能看到按照滇越铁路开远站原貌建造、按比例还原的滇越铁路开远站的原貌,馆内陈列着百年前的铁路规划图、火车信号灯、火车时刻表、泛黄的车票等老物件,它们似乎还在为游客讲述着滇越铁路,以及开远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的发展故事。

走进如今的开远火车站,月台、铁轨、站牌,似乎都还保持着旧时的模样,延伸交错的铁轨铺陈开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代又一代的开远人,就是从这里出发,去追逐诗和远方、青春和梦想。

当年的米轨小火车,摇身一变成为如今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全长11.6公里,从开远行至大塔,经过泸江河、1909广场、玉林山、南洞等7个站点,穿过大街小巷,在崇山峻岭间飞驰,驶向青山绿水。

坐上开远这列青绿色的米轨火车,恍惚间百年时光乘风而去,但这份珍贵的记忆,依旧活在每一个开远人的心中。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捷 文

开远市南北轨道交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开远文旅 图

责编 王楚云

校对 马寅瑞

审核 童文文

终审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