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7 | 云龙:举办龙王会 求旱不求雨

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对龙的崇拜是炎黄子孙刻进骨子里的信仰。在云龙诺邓千年白族古村,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日卤脉龙王诞辰都要举办盛大祭祀活动。与别处的龙王会不同,诺邓村的龙王会求旱不求雨,祈求来年卤旺盐丰。

当日一大早,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到这里,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带领大家,按照分工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完成一系列繁琐而庄重的仪式。

“诺邓村2024年卤脉兴旺,龙王诞辰祭祀大典,开始。”随着赞礼官高声唱喝,祭龙王仪式开始。祭祀队伍身着长袍、头戴礼帽,擂鼓、鸣钦、奏乐、叩拜……严格按照传统“三礼三献”祭祀礼仪虔诚祭拜。诺邓村的龙王会,有“请水魂、祭拜、舞龙、唱戏”等仪式,在祭拜前最为特别和重要的仪式就是“请水魂”。

活动组织者、参与者黄奇昌说:“诺邓村卤脉龙王的‘魂魄’在北方,需要到北方山上把“魂魄”请下来,实际就是到北方处取水,取水之后倒入盐井。”诺邓村的卤脉龙王也叫“旱龙王,老人口中的“请水魂”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说法,祭祀队伍要在祭龙王之前,准备好盛水的铜壶,队伍敲锣打鼓上至村子北山,取水一壶,然后绕村子一圈,将水倒入村口的盐井,寓指,取北山甘露一滴,滋养盐井。


诺邓井盐的开采自汉朝起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诺邓井因其优质的食盐产量而闻名。公元1383年,明政府在诺邓设置“五井盐课提举司”,掌管着云龙五大盐井,诺邓井盐也成为当地的命脉。因为降雨量大时,盐卤中的含水量会增多,导致卤不咸,出盐量少,增加生产成本并影响盐的质量。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人们无法解决盐井卤水的浓淡问题,也不能保证卤水永久旺盛,便将这一切归结为龙王的恩赐,祈求龙王不要收回神力,让卤水取之不尽。黄奇昌说:“大家祭龙王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卤旺,卤水多,盐也就多了,卤旺盐丰,那么大家经营盐的收入也就多了,这是大家的一种心愿和目的。”


祭龙王之后,便是传统的舞龙和跳花灯,由村里的舞龙队、花灯队、洞经古乐队齐上阵,在过去有唱戏娱神,希望博取龙王欢心之意,如今,则演变为祈福卤脉兴旺,富庇一方百姓之意。


如今,盐业的鼎盛已成为过去,但举办龙王会也成为村民们守护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方式,让这个属于诺邓村独有的龙王会得以流传至今。活动组织者、参与者杨娜说:“卤脉龙王祭祀活动,是我们诺邓村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今年留在村里的很多年轻人也积极参与并组织了这一项活动,我们年轻一辈也希望能把这种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作为一个返乡创业者,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游客能喜欢我们的民俗文化。”

村民杨治城说:“作为诺邓村的青年,参加这项活动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也可以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到家乡建设和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中,从而带动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让更多人了解诺邓、热爱诺邓的传统文化,促进诺邓发展越来越好。”

因盐而兴的诺邓古村至今仍保留了大量明清古建筑,吸引着八方游客。盐业的繁盛不再,但因诺邓井盐催生出的舌尖美味——诺邓火腿,却以另一种方式将这个小村推向了大众的视野,广受欢迎。外地游客李京珠说:“这个村子非常古朴,而且依山而建,道路、人家都给人一种非常原生态的感觉,吃住都很有特色,真是不枉此行。而且今天很有幸赶上龙王的祭拜日,感受到了白族的民风民俗,非常好,以后有机会还会再来。

来源 云龙融媒责编 赵芮 刘榕杉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