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景区,到游客密集的地方提供文旅志愿服务;结合非遗,用研学活动来创新文旅志愿服务……这个暑期,大理州通过形式多样的文旅志愿服务活动,既让来到大理的游客感受到了当地不一样的温情,又在文旅志愿服务的助力下,有效宣传了当地的非遗项目,通过青少年研学营的方式让大理非遗文化代代传承。
播种生机 彩绘大理
近日,在大理古城文庙前的文旅志愿服务站点,“多样云南 多彩服务”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与市民热情参与,共同在探索中播种希望,领略彩绘大理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一张张独特的种子纸备受喜爱。这些种子纸上不仅印有精美的图案,还蕴含着可播种的种子,更附有一个二维码,扫描后便能进入一个线上专题页面,带领游客们领略云南七条生物多样性主题旅游线路上的动植物资源。游客们纷纷表示,这种方式既方便了游客快速了解云南,又很新颖有趣,是在大理的一份独特记忆。
此外,活动还设置了套色章体验区,游客们通过套盖不同的色彩印章,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大理风情图案。“海洋系石膏香薰挂件”制作区更是热闹非凡,游客们亲手制作香薰挂件,将大理的香气与美好回忆永久保存。喜爱旅行的王辰和朋友从北京刚来到大理,她将每项活动都体验了一遍,拿着自己亲手DIY的纪念品,王辰很开心:“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大理的独特韵味,特别是种子纸和香薰挂件,让我仿佛置身于云南的多样性世界之中,收获满满。”
无私奉献 传递温暖
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一群热心的文旅志愿者的默默付出。任舒薇,这位来自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的大四学生,便是其中的代表。她利用暑期时间回到家乡大理,主动参与到这场文旅志愿服务活动中。尽管天气炎热,但她始终保持着微笑和热情,为游客们提供周到的服务。她表示:“能够在家乡为游客们服务,我感到非常自豪和开心。希望未来还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传递大理的温暖与美好。”
沉浸体验 激发活力
与此同时,大理白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发展中心(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的“大理风华·青少年研学营”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近日,30位青少年通过四天的沉浸式学习与实践,亲手制作了羊毛毡画、羊毛毡垫等作品。他们不仅掌握了羊毛毡制作技艺,还增进了对大理文化的认识。来自云南民族大学的文旅志愿者彭楚芳表示:“在研学营里,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与蜕变,也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样的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8月,也即将迎来今年暑假“大理风华·青少年研学营”的最后一场活动,30名青少年将跟随非遗传承人一起开启为期三天的“大理白族传统饮食制作技艺”的非遗美食之旅。
多样的特色文旅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游客们感受到了大理的热情与魅力,也激发了青少年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创造力。未来,云南将继续以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为载体,展现云南的多样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探索、体验、感受这片神奇的土地。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亚 实习生 张馨予 文
周婷 图
责编 龚怡丹
校对 杨奥
审核 童文文
终审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