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公示“云南省2023年度拟评为优秀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中,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传承人袁应德入选。
公示全文如下: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关于
云南省2023年度拟评为优秀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名单的公示
根据《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按照《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3年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实地评估、调查核实、专家评审等程序,从全省在世省级传承人中遴选产生88名拟评为2023年度优秀传承人。现将名单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2024年8月16日至23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实名向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书面反映,并附相关证据。不接受匿名、冒名、逾期(以邮戳为准)的异议。
联系电话:0871—64608370,63611745
通讯地址:昆明市西山区滇池路678号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
邮编:650200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
2024年8月16日
云南省2023年度拟评为优秀省级传承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建水制陶业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因其刻填及无釉磨光独特的工艺被誉为“陶中一秀”,列中国四大名陶之一。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水紫陶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建水紫陶以刻绘填泥和无釉磨光为主要工艺特征的技艺传承,其制作工艺可分为六大工序,依次为镇浆制泥、手工拉坯、湿坯装饰、雕刻填泥、高湿烧制、无釉磨光。建水紫陶重在装饰,技在刻填。百余年来,匠人们以陶为纸,根据不同器形对中国传统的诗书画印二次创作,成为一种独特的陶艺呈现方式而传载于世,可以说建水紫陶是传统文人书画艺术与当地制陶工匠的完美结合。
在建水,被称为对形体把控最为独到的则是“四老”之一的袁应德。他1948年出生于制陶世家,从事陶艺至今60余年,13岁即得名家向逢春之子向福功亲传陶艺,于紫陶极具天赋悟性,制泥、拉坯、雕刻、填泥、烧制、打磨等各道工序无不精通,尤以拉坯造型技艺精湛非凡。其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作品展中获奖,被各级博物馆收藏。
袁应德研究建水紫陶几十载,毕生致力于“传承延续紫陶传统工艺”,坚持用成品率极低的“传统土窑”烧制,追求天然偶得的“窑变”色泽,使建水紫陶区别于其它陶类的独特魅力得以展现。在研究建水紫陶的几十年中,袁应德为了建水紫陶传统工艺后继有人,积极培养了许多新人,毫不保留地亲传传统技艺技法,为建水紫陶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娇蓉 整理
古城建水 文旅建水 图
责编 马寅瑞
校对 王楚云
审核 童文文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