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八月,聂耳故乡玉溪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石榴籽,家乡行”青少年非遗研学同心营暨“大学生,看家乡”非遗研学同心营活动。本次活动于2024年年初启动策划,由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玉溪市教育体育局、共青团玉溪市委主办,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玉溪市少工委承办,玉溪市旅游行业协会执行,8月10日活动顺利开幕,8月22日圆满落下帷幕。
活动旨在通过深度的实地研学和体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社会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共同绘制一幅文化传承与创新并进的绚丽画卷。同时,活动也为打造玉溪市独特的非遗研学旅游线路产品并使之能够常态化运营进行了实践性探索,希望通过旅游+文化+非遗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非遗项目活化保护与利用的目标。
活动亮点纷呈,非遗魅力尽显
活动分四期举行,分别以抚仙湖和哀牢山为核心,通过两条不同风格和特质的研学活动线路安排,串联起玉溪市内精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活动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龄的优秀青少年学子和教师辅导员等共计446人积极参与。此次活动精心策划了传统手工艺制作(花腰傣服饰、陶艺制作、酥饼制作、藕粉制作、烤鸭制作)、民间艺术表演(女子洞经音乐、玉溪花灯表演)、民俗节庆活动(玉溪米线节)再现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项目,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精髓。
专家引领,深度解读
为了让青少年更深入地理解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活动特别邀请了刀向梅、陈宝贵、舒文照、周国红、杨超雁、刘丁玮、夏毅媛、妙善学古乐团……等多位非遗传承人和技艺师傅作为导师,通过讲座、工坊、交流等形式,对营员们倾囊相授,详细讲解非遗项目的起源、发展、技艺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不仅拓宽了青少年的知识视野,更激发了他们探索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同心协力,共创未来
活动中,青少年们分组合作,共同完成非遗作品的创作、活动心得的分享、问卷调查表单填报等,活动期间举办思政分享会八场,回收问卷调查表单四百余份,收到创作作品一千余件,从最初的构思设计到最终的成品呈现,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孩子们的智慧与汗水。他们不仅学会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在相互学习与交流中增进了友谊,共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传承不息
“石榴籽,家乡行”青少年非遗研学同心营活动圆满结束了,但非遗传承的火种已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主办方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形式,搭建更多平台,联合文旅、教体局、民宗、共青团等更多部门,以非遗研学活动为引领,协力共创国内一流综合活动品牌,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致敬与传承,更是一次青少年心灵成长的旅程。它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担当,也让我们对中华文化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与期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青少年将携手并进,共同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篇章。
来源 玉溪市文化馆
责编 马寅瑞
校对 王楚云
审核 华芳
终审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