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同程旅行与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云南暑期旅行消费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暑假,云南自带话题热度的旅游和文化资源,以及多样化、多渠道的宣传推广,带动云南旅游市场持续火爆。
(西双版纳中科院热带植物园暑期游人如织)
众多游客涌入云南,在感受美景、品尝美食的同时,游客们也感知了云南的另一道“风景”——无处不在的文旅志愿服务。
在红河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文旅志愿服务+非遗”成为一种新趣味体验方式,服务游客的同时助力传播云南非遗文化;在西双版纳中科院热带植物园,植物标本喷扇等文旅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游客们的欢迎……这个暑期,云南文旅志愿服务以“多样云南 多彩服务”为主题,在全省范围内,开启了云南文旅志愿服务“+”模式。
文旅志愿服务+非遗文化
大理州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旅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青少年研学营的方式,让大理非遗文化代代传承。大理州群众艺术馆、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发展中心(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主办的“大理风华·青少年研学营”活动,在文旅志愿者的助力下圆满举办。30位青少年通过4天的沉浸式学习与实践,亲手制作了羊毛毡画、羊毛毡垫等作品。来自云南民族大学的文旅志愿者彭楚芳表示:“在研学营里,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与蜕变,也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样的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大理风华·青少年研学营”志愿服务小组现场学习非遗技艺)
当有一群来自上海的孩子到达普洱,在为期6天5晚的“茶咖探秘•沐洱行动”中,孩子们感知着当地非遗文化的魅力,踏上七彩云南,品味茶咖之韵,亲近自然之美。在澜沧江畔,他们不仅学到了茶文化和咖啡文化的知识,更在实践中体验了公益服务的乐趣。
文旅志愿服务+多样生物
这个暑期,在西双版纳中科院热带植物园的网红打卡点,参与服务的文旅志愿者们分为两组,一组负责为游客提供日常的导览服务并发放种子纸,另一组为现场游客提供有趣味的服务。
(生物多样性教育小课堂)
元阳县图书馆文旅志愿服务站开展了生物多样性教育活动,在文旅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亲手制作生物多样性印章,每枚印章记录了一种独特的生物,仿佛在小小的世界里构建了一个宏大的生态体系。通过互动体验,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知识,还在心中种下了保护自然的种子。以元阳梯田为主题制作的拓板,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他们用画笔将梯田逐步还原成真实的图景,留住了旅途中的美好记忆。
暑期,云南省还推出了“多样云南 多彩服务”七条生物多样性文旅志愿服务项目,向世界推广云南之美。活动覆盖大理、红河、普洱、腾冲、西双版纳、香格里拉、玉溪七条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文旅志愿服务。活动形式新颖多样,包括发放可以栽培的种子纸、结合当地风貌的非遗拓印以及用当地植物制作香薰瓶等,让游客们通过文旅志愿服务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云南的风物风貌。
文旅志愿服务+地方特色
“您看,这个章上显示的灰叶猴是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在公园里有生活轨迹。”文旅志愿者刘晴晴边帮助游客完成集章活动,边介绍着。
据悉,当天的文旅志愿者就职于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因为对景区情况掌握全面,他们的志愿服务也演变成了一场“微型生物讲堂”,吸引着来参观的游客快速围拢过来,咨询起更多关于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的奥秘。
(公益演出现场)
专业的讲解服务,成了这个暑期云南文旅志愿服务的一大特色亮点,除此之外,游客们还会在不同景区“偶遇”热闹的文旅志愿服务演出。8月中旬,在丽江永胜程海镇、片角镇、三川坝,云南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团的公益演出场场爆满。像这样的志愿服务演出已经成为云南文旅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呈现方式,成为游客在云南“转角遇上爱”的有趣体验。
据悉,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云南省共计开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活动1140场,总服务2350735人次,向所有游客展示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文旅志愿行”的温暖力量。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亚 实习生 尤柔媛 文
周婷 图
责编 邓斌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李元
终审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