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丰收季,桑田鱼米香。时下,在龙川江沿岸现代农业示范带,稻浪滚滚,鱼儿欢跳,稻农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忙着捕捞稻花鱼,采收成熟的稻谷,田间地头的欢笑不绝于耳。
“我们今年的稻鱼综合种养面积将近100亩左右,通过‘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行稻鱼种养,每亩水稻和鱼的效益在2500元左右。相比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每亩增收了700元左右,这种绿色生态的种养方式,在提升水稻产量的同时,也提升了鱼的品质。现在秋葉田稻田理想研学基地的稻鱼种养,还成为游客的打卡胜地,为农民们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龙川镇灵官社区党总支书记何开伟说。
据了解,2024年,南华县以水稻集中连片种植50亩以上的田块为重点,科学规划“稻田+”综合种养试验示范区田块1200亩,其中龙川镇在灵官社区、平山社区、大谷堆村委会等村(社区)示范种植600亩。
近年来,龙川镇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按照稳粮增效、绿色发展、富民增收的发展原则,积极探索“稻+”种养模式,在龙川江沿岸现代农业示范带发展“稻鱼共生”生态农业。同时,“稻鱼共生”绿色种养模式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鱼以稻田中的蚊虫和杂草为食,稻以鱼粪为肥。不仅能增强鱼苗的抗病能力和成活率,而且肉质鲜美,广受市场青睐。有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使传统农业从单一水稻收益转变为“水稻+稻花鱼”的综合收益,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
“龙川镇深入探索集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种养效益、维护生态发展等于一体的稻鱼综合种养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通过打造‘稻香田园·水岸渔香’田园综合体建设,推行‘稻鱼共养’,有效防治了龙川江农业面源污染,最大限度地释放‘鱼米价值’和‘生态价值’,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发展水稻种植的热情,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力助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龙川镇镇长狄发强说。
下一步,龙川镇将以稻鱼种养模式为基础,积极探索“稻鱼+文旅”“稻鱼+观光”“稻鱼+研学”等模式,进一步挖掘水稻的附加价值,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稻鱼种养的模式中,实现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融合和转型升级。
文旅头条通讯员 周文章 文图
责编 马寅瑞
校对 王楚云
审核 李元
终审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