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云南 样样好”用运动打开别样玉溪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9月28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云南 样样好”用运动打开别样玉溪新闻发布会在云南玉溪高原体育运动中心主体育场举行。玉溪市委副书记、市长江华介绍了玉溪文体旅融合发展实践的特色和亮点,邀请大家到玉溪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感受活力玉溪的魅力。

近年来,玉溪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相关部署要求,以省运会成功举办、“看足球到玉溪”聚集效应呈现为契机,通过业态塑城、场景营城、文化兴城,全力推动文体旅“新赛道”建设。

玉溪文体旅融合发展实践,主要体现在“两大特色”“四个融合”。

文化赋能。玉溪是国歌曲作者聂耳的故乡,也是花灯之乡。近年来,玉溪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提出的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的嘱托,建设了一批以“聂耳”命名的文化场所,组建了739支覆盖县、乡、村三级的聂耳百姓合唱团(小分队),连续举办七届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活动,打造了“同唱一首歌 同为一家人”文化品牌,“聂耳故乡 音乐之都”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文化名片,《小雅·鹿鸣》便是玉溪这片音乐沃土上绽放的美丽花朵。

赛事引流。玉溪是运动活力之城,郭伟阳、刘浩2位奥运冠军从这里起步。近年来,抚仙湖国际高原帆船赛、抚仙湖国际半程马拉松、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等知名赛事先后落户玉溪,获评“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全国游泳之乡”、“全国柔力球之乡”等称号。特别是今年以来,玉溪市承办了目前云南唯一中甲球队—云南玉昆队的主场比赛12场,每场比赛吸引近2万人到现场观赛、拉动消费1000余万元。

资源融合。坚持部门联动、资源共享,打造了云南玉溪高原体育运动中心、澄江帆船运动基地、元江县滑翔伞飞行营地等一批体育训练和户外运动基地群,策划推出了高鲁山越野跑、绿汁72道拐自行车爬坡赛等系列活动。今年1至8月,全市共举办各类赛事活动243场次,承接运动队训练100项次,赛事、训练参与人数达49.7万人次,拉动体育及相关行业消费、投资约3.8亿元。

体验融合。把文化符号、文化故事纳入路线设计,推进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进村寨、进湖泊,推出研学之旅、亲水之旅、乡愁之旅、美食之旅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创建了84个省级及以上旅游目的地品牌,推出了景区、住宿、体验3大类23项产品的“玉溪旅游一卡通”大礼包。 1至8月,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36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旅游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排全省前列。

活动融合。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特色旅拍、夏日避暑、暖冬旅居等爆点产品,不断解锁新玩法、创造新需求、带动新消费。策划举办“7·17聂耳和国歌”音乐文化系列活动、“7· 27”香港明星足球队玉昆足球嘉年华等系列文体旅活动,与传统的玉溪米线节、澄江立夏节、峨山火把节、新平花街节、江川开渔节等特色节庆交相辉映,实现一天看赛、多天停留、多人旅游。

产品融合。注重文体旅服务产品量和质的有效供给,坚持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成功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46个,引进铂尔曼等高端度假酒店品牌,青花街、寒武纪欢乐大世界、云南花腰傣开元森泊度假乐园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成投运,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广龙小镇、太阳山等景点景区成为热门打卡地。

下一步,玉溪市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体促旅,以业态创新发展做优融合产业链,坚持“爆点”引流与常态引流相结合,打造更多的“音乐+旅游”、“演出+旅游”、“赛事+旅游”、“全民健身+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文体旅“融”出大流量、“合”出新价值。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王艳华 文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 图

责编 马寅瑞

校对 王楚云

审核 李元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