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上午11:30,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伟一行做客《红河热线》栏目,与听众、网友就红河州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进行访谈交流,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访谈中,赵伟分享了“十一”国庆黄金周文旅“成绩单”:“十一”国庆黄金周,全州共接待游客399.57万人次,同比增长23.03%,其中:过夜游客81.95万人次,同比增长21.55%;一日游游客317.62万人次,同比增长23.42%。旅游总花费41.23亿元,同比增长36.9%。
2024年已进入最后一个季度,州文化和旅游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三区一新”目标,持续培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通过开展“唱响一首歌、跳红一支舞、演好一台戏、拍好一部剧、讲好红河故事”活动,持续叫响“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红河一个最云南的地方”文旅新IP,使红河文旅真正成为红河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目前,红河州旅居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春林表示,近年来,红河州以打造云南旅游新方向为统揽,通过全力打造候鸟式旅居产品、加快发展康养式旅居业态、积极培育社区式旅居产品、发展壮大田园式旅居模式、大力推进文旅旅居业态产品5个方面,扎实推进红河州旅居产业,“旅居云南·红河最好在”品牌建设成效初显。
下一步,红河州将加强规划引领、推动“旅居红河”建设;丰富产品供给、建设旅居目的地;加强宣传推广,树立品牌形象;加强旅居业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持续叫响“旅居云南·红河最好在”品牌。
近年来,弥勒市凭借其独特的资源优势,积极打造生态康养旅居目的地,取得了显著成效。弥勒旅居产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
弥勒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贺玲表示,近年来,针对游客从传统“景点游”迭代到“小城慢生活”的需求变化,弥勒市文旅局以高端酒店为基础,积极改造设施设备,并依托当地特产、利用存量民房打造特色鲜明的山村旅居;通过对旅居客源地分析,进行旅游推荐和地推活动,同时民宿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快速以单体或合作模式推出了三餐服务,满足旅居客对城市美食体验的需求。
目前,弥勒已经形成星级酒店、连锁品牌酒店、特色民宿客栈、高端精品酒店等数目众多、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多元化康养旅居住宿体系。2024年1-8月,全市共接待游客1288.55万人次,同比增长17.64%;实现旅游总花费160.43亿元,同比增长31.36%,限上住宿业同比增速达到47%。2024年暑期,共接待川、渝、黔、两湖、两广和东三省旅居游客20万余人次,同比增长超过40%;结合旅游数据和协会不完全统计,弥勒的旅居床位数超过1.9万张,按照15天为一个周期、年平均入住率50%计算,弥勒的旅居人数一年为347万人(夜间数)。游客停留时间大多为2-3个月,人均月花费在3000元至9000元不等,全市旅居产业持续火热,总体呈现人气爆、欢乐多、秩序好、消费热、经济旺的态势。
今年4月份以来,《马缨花》成为了全国网友喜闻乐见、备受欢迎的文化现象,独特的文化符号已成为红河文旅的“新IP”,成为展现边疆各族人民心中一朵盛开的幸福之花、吉祥之花、团结之花。“马缨花”火爆全网的背后有哪些故事?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团长郑婷表示,4月以来,红河州以“云南民歌大家唱”活动为契机,在全网发起“马缨花舞蹈挑战赛”,很快得到国内外广大游客朋友的青睐。8月,推出马缨花舞蹈巅峰赛线上线下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关注红河。随即《马缨花》火爆全网,一路从红河跳到了北京天安门、西藏布达拉宫、南京大剧院、山西忻州等地,近期还向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等国家延伸。截至目前,已吸引超过15万人次参与,全网浏览量突破3.5亿次,点赞数超7000万次。“马缨花”这一文旅IP已成为全民共享的红河品牌,让红河之美广为人知、世人共享。
如何让“马缨花”的流量变“留量”?9月28日,红河州举办了马缨花舞蹈巅峰赛颁奖活动暨“马缨花”之旅线路发布会活动。红河马缨花之旅“冬天里的一把火”线路以“东田一八河”为谐音,将弥勒一元阳一建水一蒙自—河口等县市串联,将沿线的美食美景包含在内,构成一条“红河大环线”,让游客可以踏上“红河大环线”,看遍红河山水、吃遍红河美食、领略多彩文化、品读红河故事,感受最云南的幸福生活,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红河最云南的魅力。
节目中,嘉宾们还对“文旅局是否有针对提升服务质量和宣传推广的相关培训”等听众们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捷 文
红河文旅 图
责编 马寅瑞
校对 王楚云
审核 华芳
终审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