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新发布】云南标准化工作成效显著 助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10月14日,“第55届世界标准日 云南省强化标准引领助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昆明召开,由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参会并介绍相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10月14日是第55届世界标准日,主题是:“强化标准引领 促进高质量发展”,云南省世界标准日活动也于同日正式启动。近年来,云南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发布会现场 黄春妹 摄)

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标准化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优化标准化治理结构,增强标准化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标准化整体水平。省市场监管局协同相关省级部门,持续健全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为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24年9月底,全省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8项、国家标准1206项、行业标准1624项,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300%、69%、63%;发布地方标准3846项,较“十三五”末增长30.48%,全国排名第12位。

以标准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迈出新步伐

云南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标准化提升工程,积极开展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污染防治和废弃物处置等标准化工作。一是着力加强碳达峰碳中和标准支撑。在全国率先发布《电力交易用户绿色用电溯源方法》,创新应用区块链技术追溯用电企业电力来源;制定“使用中电子式交流电能表在线校准规范、更换实施规范”,以“数据抽检”代替“实物抽检”。二是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标准水平。加强珍稀濒危、极小种群物种保护以及高黎贡山、哀牢山等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研制,发布《亚洲象野外救助技术规程》《滇金丝猴饲养繁育技术规范》《绿孔雀检疫技术规范》等20项野生动物保护地方标准;发布《滇池湖滨湿地 建设规范》等7项地方标准,为滇池流域湿地设计、建设、监测、管护等提供了技术支撑;支持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建立、实施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对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被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作为典型模式在全国推广。三是着力强化绿色消费标准引领。发布《餐饮节约实施指南》等8项地方标准,涵盖了餐饮外卖、食堂、旅游、农村集体聚餐等领域,对餐饮节约管理、打包、回收处理等提出技术要求,为制止餐饮浪费提供了规范和指引,被市场监管总局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以标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云南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民族特色产业标准化工作。制定实施《生态普洱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带动全省542.4万亩生态、绿色、有机茶园标准化生产;构建“绿色云药”标准体系,发布团体标准138项。二是加强民族特色文化标准化工作。深入挖掘哈尼族等15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服饰传统制作工艺和核心文化元素,参与制定《民族服饰生产性保护评估通则》国家标准,发布《石林彝族(撒尼)刺绣技法》等16项地方标准,将标准应用于民族服饰文化对外宣传、传承研习,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三是加强民族地区城乡建设和社会建设标准化工作。突出乡风文明建设、乡村休闲旅游等重点,积极推进丘北县仙人洞村美丽乡村标准化、贡山县独龙江景区服务标准化等工作,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以标准助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实现新突破

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持续提升标准化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强化标准化交流合作。成立云南省澜湄区域共性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成澜湄区域标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加强区域间标准信息交换互认和工作交流;每年编制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议(WTO/TBT协议)简讯4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专刊1期,为进出口和投资企业提供指导。二是强化贸易便利化标准支撑。开展防水卷材等3项中国建材标准的适应性研究,并转化为老挝国家标准;《滇黄精种子和种苗分级》等4项云南省地方标准被老挝等同采用;采用《橡胶园资源质量调查评价技术规程》团体标准,省农垦集团完成缅甸、老挝30万亩橡胶园的质量调查,并按照中国标准种植橡胶近13万亩;支持老挝石化油品检测中心建设,为油品检测标准融合奠定了技术基础。三是强化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合作共建“云南研究基地”,开展标准互译、比对与适用性研究,推动实现标准“软联通”。

以标准引领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彰显新作为

云南聚焦服务业高端发展、产业链供应链提升等领域,突出稀贵金属等资源二次循环利用等重点,研制先进实用的地方标准,着力提升现代产业标准化水平。一是围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能耗排放技术标准升级,参与起草《炼化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16项国家标准;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实施,发布《绿色汽车维修企业评价技术规范》等10项地方标准;加大回收循环利用标准供给力度,发布实施《磷石膏无害化处理用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回填技术规程》等6项地方标准,立项研制《有色金属新材料回收》等40项地方标准。二是围绕产业优化升级,在全国率先发布文旅融合标准《云南省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促进全域旅游提质增效;发布《区块链 跨境贸易电子认证服务应用指南》等地方标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立项研制《光伏发电项目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促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三是围绕乡村振兴,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多层次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在花卉行业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引导企业主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下一步,云南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以标准支撑高效能治理,推进公共服务领域标准化建设,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以标准促进高水平开放,强化贸易便利化标准支撑;以标准保障高品质生活,不断完善消费品标准体系,更好支撑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赋能添力。

文旅头条新闻网记者 杨奥 实习生 黄春妹 文

责编  张楠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李元

审核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