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工坊:传承民族服饰之美

近年来,丘北县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工作,通过民族文化在商品上的完美呈现,让民族文化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云南民源坊服饰有限公司一起探寻民族服饰蕴藏的文化内涵。

走进云南民源坊服饰有限公司工坊的展示间里,摆放着各种具有壮族特色的服饰、挎包、围巾、挂壁、香囊等织品、绣品,十分精美。

在加工间,“巧手”妇女们正在忙着缝制、绣花、熨烫,工坊负责人何英莲在旁边耐心地指导各个工序。


多年来,何英莲潜心研究民族服饰制作工艺,从一个小作坊到创立了云南民源坊服饰有限公司,在从事本土民族服饰的加工、生产和销售的同时,弘扬壮族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壮族服饰文化繁荣,并吸纳了当地妇女到公司务工,为她们提供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近上班,拓宽她们的家庭经济收入渠道。


云南民源坊服饰有限公司工人韦玉交:“从公司成立以来我就跟起老板做了,从什么都不会,到现在差不多样样都学会了,老板会的都教给我,我以后做什么都方便。”

云南民源坊服饰有限公司工人尹绍莲:“我们在这里做了两三年,我就住在这附近,可以管家,也可以照顾小孩、老人,在这里老板也好,也有收入。”

工坊的良性发展和民族服饰市场的打开,也为公司带来了不少的顾客。

文山三七品牌形象店负责人白光:“今天来民源坊,就是想了解一下,她做的民族、民间服饰这一块,有没有与文山三七相应的一些文创产品出现,因为下个月就是一年一度的文山第十届三七节,所以我想借此期间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山的三七,还有文山的一些民族服饰,让更多的人知道文山是一个有非常丰富资源、民族、艺术、文化相融的地方。”

据了解,云南民源坊服饰有限公司在2020年被列为第一批县级非遗工坊,2023年被列为第一批州级非遗工坊,主要以原生态服饰、改良服饰、舞台服饰、民族礼服、校服等少数民族服饰、民间手工艺水竹花伞、民族手工纺织锦绣及其工艺文旅产品、传统银饰品为主体,制出来的成品除了当地销售外,还销往北京、上海等城市以及出口日本、韩国等国。

云南民源坊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何英莲:“我们的产品分成很多,有我们壮源、文创、文旅产品等等,还有服饰,不只是做我们壮族衣服,还有很多民族服饰我们都要做起来,以后我们的公司把它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来源 “瞭望丘北”微信公众号

责编 王楚云

校对 马寅瑞

审核 李亚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