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经开区多措并举促园区发展创优提质丨以“绿”为笔 绘制绿美新画卷

近年来,大理经开区紧紧围绕打造“两城一区”样板田、“美丽湖区、公园城市”目标要求,积极推动绿美园区建设,统筹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建设系统工程,精雕细琢打造精品公园和城市景观,持续厚植高质量绿色发展底色。

走进位于通海路与机场路交叉口提升改造后的海涵公园,再不见浪费的土地、乱停乱放的汽车以及脏乱的场景,这里绿草如茵,车辆有序停放,市民们或休闲或锻炼,尽享秋日美景。经过提升改造后,海涵公园新增绿化面积236平方米、停车位24个和5G智慧公厕1个,成为了颜值与实用性并存的新一代“口袋公园”。

据大理经开区开发建设部一体化办公室工作人员赵林鑫介绍,2023年初已完工的彩云路整体景观提升改造工程中央路口同样布置有4个口袋公园,两侧设置绿道游路供游人穿行其中,各色鲜花盛开相映成趣。这一项目绿化面积为23046.38平方米,栽植月季6000平方米,草坪铺设17000平方米,移栽乔木200余株。自2022年以来,大理经开区绿美建设累计建成22个精品“口袋公园”,完成绿地建设面积约8.22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率已达30.7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85平方米。

顺着机场路向机场方向出发,一段面对着洱海的北向边坡立体绿化让人心旷神怡。边坡绿化属于立体绿化,是绿美园区打造细节中的重点和难点,未经过处理的边坡会影响美观,还会造成扬尘,影响空气质量。立体绿化需要在陡坡上做好钢架结构基础,再放置土壤和各种爬藤植物,为了便于浇灌,要架设好中水系统,才能保障立体绿化能够在完工后可持续进行。据悉,大理经开区以速度快、投资少、效果好为标准,开展垂直绿化、护坡绿化,重点实施机场路边坡覆绿、海涵—朝阳桥及北向边坡绿化、大理国际大酒店大桥及周边边坡覆绿等项目,已栽植各类植株4.5万余株、爬藤3.5万袋。

除以上两个专项行动外,大理经开区“闲置土地增绿”专项行动,正在对区内排查梳理出的21.2万平方米闲置用地、已批未建用地、待征安置地等空地,委托第三方进行方案设计,因地制宜开展绿化覆盖种植,实现裸露土地绿化覆盖,并逐步建立能满足本地绿化建设的苗圃资源。

大理经开区积极推进“绿美企业”创建,在区内企业厂前区、生产区外围和仓储物流区等区域建设固土防尘绿化带,补齐园区绿化结构,营造布局合理、色彩丰富、季相鲜明的绿化景观,同时鼓励企业发挥内生动力,主动投入到绿美城市的建设中来。

获得“云南省园林单位”“大理州绿美社区”荣誉称号的云南白药集团大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大理经开区绿美企业的典型代表。漫步企业园区,三面环山、空气清新、满眼翠绿,山泉从银水湖流到金水湖,黑天鹅在湖水中游荡,活泼的松鼠在树枝上追逐嬉戏,晨跑的职工活力满满,犹如置身于一片人与自然融合的绿色氧吧中。云南白药大理公司行政办副主任刘建勇介绍,“由于药品生产的特殊性,为防止花粉、风沙对药品的污染,我们整个园区种植的50多种植物,都经过了精心的挑选,植被的高度上也做了周密的规划,合理的布局,形成了天然的绿色屏障,创造了适宜药品生产的绿色空间。”

云南白药大理公司工会主席杨永清介绍,2008年7月,云南白药集团与大理州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新建云南白药集团大理制造中心,项目占地154亩,绿化面积达60%以上。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持续通过产线设备升级改造、工艺技术的优化,实现节能降耗,促进企业运营收入稳步提升、企业发展创优提质。公司不断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让绿色成为企业发展的底色,为绿美城市的建设贡献力量。

在云南欧亚乳业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偌大的花园,除了三匹奔腾的骏马雕塑,精心设计的园林景观中还藏匿了不少惊喜:杨梅树、芒果树……“这些果树挂果成熟以后,员工都是可以采摘的。在这么优美的环境中工作,我们公司的员工满意度很高,工作也更有干劲了。近年来,公司的收益率都是增长的。”一位云南欧亚乳业有限公司员工表示。

以绿为底,高位推动;激发潜能,创优提质。自2022年以来,大理经开区已累计建成22个精品“口袋公园”,完成绿地建设约8.22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率达到了30.7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了16.85平方米。到2025年,将力争达到建成区绿地率不低于4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3%、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90%的目标。

文旅头条通讯员 周媛 董洁 吴岩昭 文/图

责编 海莱阿芝

校对 康莞悦

审核 杨奥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