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图书馆与民族地区阅读推广学术研讨会”在红河州召开

2024年11月26日至29日,以“阅读中华民族经典、讲好中华民族故事”为主题的2024“图书馆与民族地区阅读推广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红河州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主办,赤峰市图书馆、红河州图书馆承办,北京碧虚文化有限公司支持。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嘉宾、专家和代表15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现场)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民族文献阅读推广专业组主任刘淑华主持开幕式)

11月27日上午的开幕式及主题报告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委员兼民族文献阅读推广专业组主任、赤峰市图书馆馆长刘淑华主持。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仇骏致辞)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仇骏致欢迎辞。仇骏介绍了红河州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历史文化以及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并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交流研讨,汇聚各方智慧,推进民族地区阅读推广学术研究与工作的理论探讨、经验交流、路径探索,为红河州公共文化事业和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推动红河州文化事业和图书馆事业发展更上台阶。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王新才教授致辞)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教授王新才在致辞中指出,民族文献阅读推广工作应立足特色、致力开放、达成文明,在民族文献阅读推广过程中,既要保持和弘扬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彰显文化多样性,又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其他文化的优点,通过交流与融合,形成共同的规范和价值观,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王新才强调,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民族文献阅读推广专业组肩负着推广民族文献、增进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应赋予活动更多深刻意义,增强责任感,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文化贡献力量。

(红河州图书馆、恩施州图书馆、赤峰市图书馆互赠民族地方文献)

随后,红河州图书馆、恩施州图书馆、赤峰市图书馆三馆互赠民族地方文献,丰富了三个馆的馆藏。这些地方文献内容丰富、极具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为读者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高质量的文献保障。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主任李东来作报告)

开幕式后,研讨会进入主题报告环节。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主任李东来作题为《阅读民族经典,寻幸运人生》的主题报告。李东来提出,在新时代文明背景下,阅读民族经典是通往幸运人生的一把钥匙,能激发内在潜能,引导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从而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运之路。同时强调,图书馆作为推广民族文献阅读的重要阵地,要积极被社会和读者“再发现”,通过建筑标志看到图书馆、通过分馆设置普及图书馆、通过品牌打造提升图书馆、通过文化活动发现图书馆、通过图书馆人和读者群体感受图书馆,从而引导更多人走进图书馆阅读民族经典,探寻幸运人生的奥秘。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副馆长张耀天主持27日下午的主题报告环节)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中国图书馆学会监事长王余光作主题报告)

(浙江省文澜图书馆事业基金会理事长褚树青作报告)

11月27日下午的主题报告由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副馆长张耀天主持。中国图书馆学会监事长、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余光和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管理专业组主任,浙江图书馆原党委书记、馆长褚树青分别作题为《民族经典阅读推广人的培育》和《以世界视野阅读中国民族经典》的主题报告。王余光认为,全民阅读和民族文献阅读推广工作是立足中国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与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民族文献阅读推广人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结合阅读推广人系列教材,介绍了图书馆培育阅读推广人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并提出若干有创新性的建议,提出图书馆需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图书馆员的培训,提高图书馆员向读者精准推荐民族经典好书的能力,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阅读推广的实效性。褚树青认为,经典作品蕴含着跨越时空的思想、价值和人性关怀,以全球视角阅读中国经典,不仅能够拓宽个人的视野,也有助于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共融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与全球对话并且分享了如何选择与阅读经典书籍的方法。最后,以游戏《大闹天宫》《王者荣耀》《黑神话悟空》和电视剧《三体》为例,展示了新技术在传承与发扬民族经典方面的应用与探索,为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新思路。

(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程鸿主持28日上午的主题报告和分享交流环节)

11月28日上午,进行主题报告和分享交流环节,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民族文献阅读推广专业组副主任、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程鸿主持。

(北京碧虚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士刘锦山作报告)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民族文献阅读推广专业组委员、北京碧虚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士刘锦山作题为《传世之馆必有传世之作——吸收民族经典养分,做好馆史编撰工作》的主题报告。他认为编撰图书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从中华民族史书经典中吸取养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编撰出馆史精品,分析了传统史书中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志书体以及目前通行的章节体体例范式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图书馆史编撰体例应该融合上述五种体例范式的优势,采取“以编年为经,以专题为纬,以图表和附录为补充,善加利用注释”的体例格局,以便充分有效地反映图书馆的历史风貌。

随后,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民族文献阅读推广专业组委员、红河州图书馆馆长赵正良,恩施州图书馆馆长、副研究馆员谭华梅,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民族文献阅读推广专业组委员、赤峰市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祁鹏莉,分别以《文旅融合背景下民族文献阅读推广的路径选择》《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读推广实践探索——以恩施州为例》《浸润书香 籽籽同心——打造民族文化阅读主阵地》为题,分享红河、恩施、赤峰三地在推进民族文献阅读推广工作、打造民族文化阅读主阵地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红河州图书馆馆长赵正良作分享)

赵正良在分享中结合红河州图书馆民族文献阅读推广实践的现状、背景、理论基石以及民族文献阅读推广保障机制建设和创新路径设计等内容,并介绍了红河州图书馆开展民族文献阅读推广活动所取得的成效。

(恩施州图书馆馆长谭华梅作分享)

谭华梅介绍了恩施州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及其智慧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分享了在馆藏地方文献的阅读推广方面形成的三个“轴”。根据恩施州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的阅读推广实践,得出了经验启示。

(赤峰市图书馆副馆长祁鹏莉作分享)

祁鹏莉分享了赤峰市图书馆在构建成为民族文化阅读的核心平台方面实施的五个做法以及在今后的阅读推广工作中要提供多语言服务、关注少数民族读者的需求、利用现代技术提升服务,为民族地区图书馆打造民族文化阅读主阵地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11月28日下午,与会代表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图书馆和红河书院进行了现场交流活动。

本次研讨会从民族地区经典阅读推广理论、优秀案例分享等多个维度,向与会代表分享了阅读中华民族经典、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的先进经验,对促进民族文献阅读推广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文旅头条通讯员 孙思漫 整理

资料来源 北京碧虚文化有限公司

责编 马寅瑞

校对 王楚云

审核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