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冠·八角墅森林酒店一景)
“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是我们对西畴的最初印象。正是在这一种“西畴精神”的激励下,西畴人民的生活,越过越好。与此同时,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人文风情,丰富多彩的民宿活动和愈发便利的交通条件,近年来,吸引了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西畴,来到西畴,过上“旅居”的日子。
(香坪山一隅)
西畴旅居生活的乐趣,在华盖木覆盖的山野,在充满民族风情的汤谷,在花果满园的石墨公园,也在香坪山的湖边。
(汤谷村)
西畴很小,是一个只有19.4万人口的小城,但这里孕育了绚烂多姿民俗文化,“鸡街彝族花倮舞蹈葫芦笙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曲艺“渔鼓说唱”、女子太阳节、么所壮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俯瞰汤谷村)
依山伴水的汤谷村,位于西畴县西洒镇,这里是一个壮族聚居的村寨,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是汤谷村独有的“女子太阳节”,节日当天,成年女性穿上“鸟衣”祭祀太阳神,祭祀后,举行女性成人礼。祭太阳活动是壮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汤谷村也是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美丽的汤谷村)
(书画家李彬)
如今的汤谷村,书画家、摄影家、艺术家常年到此旅居,书画名家李彬是北方人,在他看来,汤谷的气候,汤谷的一草一木,都能给他带来创作的灵感。李彬说:“这里的村民淳朴、善良,我常常把自己的画作送给村民,他们也非常的喜欢。”汤谷是“太阳文化”加持下的山水田园,未来的“康养旅居”之路将越走越宽广。
(西畴华盖木)
西畴很大,这是北回归线上的“天然氧吧”。西畴有着最好的空气质量,全年温暖宜居,这里的青山绿水,是旅居客们的向往。西畴县境内至今还生长着1.4亿年前的“植物大熊猫”“植物活化石”——华盖木,西畴也被称为“中国木兰之乡”。
随着“云冠·八角墅森林酒店”这样高端定位的半山酒店投入营运,其中“苗医药浴场、泡池”等项目的逐步落地,更是吸引了众多“银发”客群期待的目光,未来,酒店也将被打造为民族中医药疗养体验中心。
云冠·八角墅森林酒店依山而建,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窗外群山环绕、绿意盎然,窗内是设施齐全、品质一流的床品配备。据森林酒店负责人介绍,酒店拥有30间客房,宴会包间8间,酒店自助餐厅可同时容纳200人就餐。这里配备了会议室、健身房、养生会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为客人带来全新的旅游住宿体验。
(西畴“云崖里”露营地)
(村中的一处民宿)
(西畴盛产“八角”)
香坪山一直被誉为“文山后花园”,人们常来此聚餐交友,欣赏大地湖如画的风景,也尝试走一走“步步惊心”彩虹桥,体验一番惊险刺激;同时,这里越来越多的民宿、露营地的修建,也吸引着年轻的群体。
(大地湖风光)
此外,西畴国家石漠公园景区、西畴县的中央公园金钟山、兴街镇的东升村,以及“全国地质文化村”莲花塘乡小锡板村,为旅居客提供了不同的游玩体验,旅居西畴,愈发不愁休闲好去处。
(西畴乌骨鸡炖鸡)
(五彩花米饭)
(猕猴桃硕果满枝头)
山水清秀的西畴,又岂能缺少诱人的美食体验。五彩花米饭、甑糕粑、董马腊肉、泡粑粑、人工卷粉等浓郁的西畴风味,是每一个人到此必吃的选项。西畴也盛产杨梅、猕猴桃等优质水果,瓜果飘香的时节,也是西畴令人向往的时候。
随着西畴这颗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的魅力被看见、认可,西畴旅居,未来可期!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振 文
江蕊先 图
责编 王楚云
校对 马寅瑞
审核 李元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