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郎城村,坐落于广南县杨柳井乡宝月关村,是一座千年壮寨。这个曾经因资源匮乏而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如今已蜕变成以石斛康养为特色的旅居新样板。
聚焦石斛资源 解锁旅居康养“新业态”
铁皮石斛的种植和应用历史在广南县已达上千年,2023年,广南铁皮石斛被列入国家药食同源产品目录,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依托当地便捷的交通、丰富的森林资源、独特的石斛产业和悠久的六郎文化,广南县以康养为特色,引进广南县凌娅原生铁皮石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凌垭公司”),把石斛资源优势作为发展康养旅居的掘金点,有效盘活山林土地、农村闲置老屋等资源资产,建成六郎城·仙草秘境景区,开发石斛生态观光园、丛林石斛万米观光长廊、精品民宿等项目,布局康养旅居新业态,形成集生态农业观光、历史文化体验、民族特色食宿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康养旅居产业链。
据凌垭公司副理事长吴迪介绍,景区目前拥有多种住宿选择,包括6套复式楼民宿、8套星空特色住房和2套玲珑屋,以及27套融创半山酒店住房,能够容纳50至100人。自开业以来,已接待游客3000余人,创造收入超过300万元。除了住宿,公司在景区还开发了森林魔性大桥、森林魔网、森林小滑车、森林酒吧等多个娱乐项目,并结合当地石斛的养生特点,推出了石斛炖鸡、石斛花炒鸡蛋、石斛饺子、石斛馒头等特色菜品,形成了集吃、住、行、玩、休养、疗养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2023年,景区共接待游客79万人次,创造收入2900多万元。
探索“中医健康+旅居”的融合发展之路,凌垭公司还将铁皮石斛产业与旅游产业、大健康产业相结合,打造集“度假体验、文化创意、特色医药、康养休闲、城市邻里”于一体的石斛康养小镇,形成旅居新亮点。在这里,游客可以游生态新农村、品石斛宴、走进国医馆,享受专家团提供的民族医药诊疗服务。
盘活闲置资源 共享旅居“新收益”
赏石斛、品石斛、卖石斛、玩石斛等多种石斛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新收益。在石斛产业、旅游业和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六郎城村建立了“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探索出群众领薪金、分股金、挣现金、获奖金、收租金“五金增收”模式,共享旅居新收益。202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2355元,是2014年的15倍,村集体经济收入30.35万元,公司综合性收入达2300万元,比2014年增长2134万元。吴迪介绍,公司目前共有154名员工,其中六郎城本地村民占比约60%,主要分布在清洁、种植和后厨等岗位。员工平均工资已达4500元左右,最低工资也在3000元以上。
以“出租+入股”方式,村里16栋闲置房屋摇身一变,成了石斛博物馆、森林星空屋、精品民宿。自今年2月开业以来,村里已开发的民宿共接待游客3000余人,营业收入超过300万元。
六郎城村村民李卫萍,现在是凌垭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杨柳井分社理事长,她曾因村里条件不好而外出做生意,但随着六郎城村的开发,她看到了改变家乡的希望,回到村里工作,负责流转村里的闲置土地和房屋,种植果树和改造民宿,为村民带来了额外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随着六郎城村的成功改造,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河南商丘的韩杰已经在六郎城村住了一个星期,他表示来到这里之后,比他想象的要美好,这里环境很好,山上负氧离子高,爬山不累,石斛拓展了他的认知。在大城市生活压力大,来到这里可以放松心情,他已经向朋友们推荐了这里,他认为六郎城村是一个非常好的旅居目的地。来自河北保定“雕刻之乡”曲阳的田帅,觉得六郎城村人文方面做得比较好,村民比较热情,民风很淳朴,环境好,每天都要上山一到两次,为雕刻找灵感。在六郎城村住了快两个月的他,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爬爬山,在这里作息规律,非常健康。
10年前的六郎城,当地人因资源匮乏、产业支撑不足,选择外出打工或者搬出村子。现在的六郎城,成了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生态康养、农耕文化、科普研学、农业示范、民族风情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旅项目,是一处能望见绿山青山、听得见亲切乡音、看得见浓浓乡愁的国家森林休闲康养胜地。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刘娅娟 实习生 施婉瑜 文邓斌 图/视频责编 邓斌校对 刘榕杉审核 李亚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