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和陶瓷的关系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最初的起源,该是我们的祖先将大自然的所见所闻以符号的形式刻画在陶器表面。随着历史的发展,符号逐渐演变为文字,并成为陶瓷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典型的莫过于明代龙泉窑青瓷装饰文字符号及简体字的应用。
在中国陶瓷史上,龙泉窑属于南方青瓷,窑场分布在浙江省龙泉市境内的瓯江两岸,现发现窑址300余处。龙泉市境内的窑址可分为龙泉东区与龙泉南区,以龙泉南区为核心。位于龙泉市南40公里处的琉华山山下大窑村的大窑是龙泉南区的核心,是龙泉窑的起源地和中心产区。
一起从以下的明代龙泉窑青瓷器物中了解一下。
靶杯一对
靶杯,俗称高足杯。一只米黄色,另一只青绿色,口形似秋葵花,杯中都有文字符号(标记),这和当时道教在浙江丽水地区盛行有关。
龙泉青瓷碗底标本
底中间清晰可见一个简体“宝”字(繁体为:寶)。青瓷碗底胎质较粗,内有印花饰文外有出筋,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
大靶杯
杯身印模有“金玉满堂”四个字,其中“满”字也是简体字(繁体为: 滿),杯里有漂亮的印花饰文。通体施釉米黄发色,直口碗内印花饰文,局部微小气泡,古朴大方。
(注:图中器物为私人藏品。)
文旅头条通讯员 易辉 刘佩祺 文/图
责编 刘娅娟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李元
终审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