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夜读】1月1日文旅要闻速览!

.

.

/.

.

.

.

.




第122期


Hello!大家好,我是文旅君,欢迎收看今天的【晚安夜读】。1月1日,您错过的文旅要闻都在这里!陪您夜读,伴您晚安!本栏目由大数据系统“文旅秘书”提供支持,文末下载“文旅头条”APP,一手掌握文旅大事!

.

.

.

.

.

.

.

.

.

.

.


.

.

.

.

.

.

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于10月23日至11月1日举行。中国电影周作为东京国际电影节相关活动于10月17日至10月24日在东京举行。.

.

.

.

.

∵.

.

.

.

.

.

.

.

.

.

.

.

.

20个案例入选2022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

.

.


°˖✧(最 头 条)✧˖°

※这一刻,一抹中国红映照炽热中国心

迎着新年的曙光,44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来自祖国各地的5.1万名群众,在此等待庄严而神圣的时刻。7时36分,在军乐团奏响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与喷薄的朝阳一同升起。旗杆下,一抹中国红,映射着许多人眼中晶莹的泪花。国旗升至旗杆顶,万羽和平鸽振翅高飞,广场的人群中爆发出掌声、欢呼声,“祖国万岁!”闪光灯频亮,照亮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来源:新华网)


°˖✧(游 天 下)✧˖°

滕王阁景区“还景于民” 九成区域免费开放

滕王阁“还江于民 还岸于民 还景于民”及北扩工程1月1日竣工。经过改造扩容的滕王阁景区,九成区域免费开放,方便游客和市民临江共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美景。(来源新华社)

※2024年北京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1800万人次

记者1月1日从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获悉,2024年,北京口岸出入境人员达1827万人次,办理出入境航班11万余架次,同比分别增长90%和76%。2024年,北京口岸全年出入境外籍人士484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25%。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北京口岸共办理免签入境外籍人士92万人次,为6.4万人次符合入境条件的外籍旅客签发144小时和240小时临时入境许可,分别是2023年同期的4.9倍、2.2倍。(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 交 通)✧˖°


※预计发送旅客1150万人次!新年第一天各地迎来铁路出行小高峰

今天是2025年的第一天,根据从国铁集团了解的情况来看,有不少人都选择了出门探亲访友、短途出游。各地也迎来了一个出行的小高峰。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150万人次,跟平时相比小幅上涨,计划安排旅客列车10427列,其中加开342列,出行主要以中短途为主。(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四川西昌至云南香格里拉高速公路首座隧道贯通

四川西昌至云南香格里拉高速公路(下称西香高速)安哈隧道31日顺利贯通,这是西香高速全线开工以来贯通的首座隧道。西香高速是G7611国家高速公路都匀至香格里拉的一段,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重要组成路段,也是云、贵、川三省最重要的东西向高速公路通道之一。(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 化 圈)✧˖°

425.02亿元,2024年我国电影市场向“新”而行

 国家电影局1日发布数据,我国2024年电影总票房达425.02亿元,观影总人次为10.1亿。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334.39亿元,占比为78.68%。来源:新华网

※美国青年乐团奏响中国传统民乐

2024年12月26日至31日,应石家庄学院邀请,由美国阳光国际集团组织的青年访问团,先后来到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雄安新区等地,深度体验戏曲、书法、太极拳等中国传统文化,并与中方共同举办两场新年音乐会,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民乐演奏和舞蹈表演。(来源:新华网)


°˖✧(观 云 南)✧˖°

※云南昆明 滇池湖畔璀璨烟花秀迎新年

12月31日晚,云南昆明滇池湖畔上演了一场盛大的烟花秀。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犹如调色盘被打翻,红的如火,绿的如玉,将整个湖畔装点得格外美丽。市民和游客纷纷驻足观赏,欢呼雀跃,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烟花如璀璨星辰般短暂而灿烂,在夜空中绽放、消散,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第八届“昆明地标”穿越城市定向挑战赛开赛

2025年1月1日,沐浴着冬日暖阳,在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备受瞩目的“第八届昆明地标穿越城市定向挑战赛”在昆明陆军讲武堂开赛。( 来源:开屏新闻)

云南三清高速公路(昆明段)举行通车仪式

三清高速公路起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止于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水村,全长约118公里。由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投资,中铁二十局、二十一局、二十二局等单位参与建设,是云南省高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31日24时正式通车运营后,将进一步促进县域高速公路互联互通,让沿线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来源:新华社)

责编  张楠

校对 童文文

终审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