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2024 | 若谷文旅:打造“旅居云南”新样本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编者按:2024年,在旅游复苏、“有风的地方”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IP的热度之上,云南省乘风而上,创新打造“旅居云南”新品牌,展示云南文旅发展新业态、新产品、好服务。文旅头条新闻网推出“2024云南文旅乘风而上”专题报道,通过对云南文旅行业2024年的重大新闻、热点事件、发展趋势等进行全面深入的盘点,总结呈现云南文旅的经验做法、巩固成果成效,为文旅行业从业者、爱好者以及社会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

春节即将来临,曲靖市马龙区土瓜冲村的旅居客们正忙着洒扫居所置办年货,迎接这个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土瓜冲村大年初一至初三将举办“祥蛇献瑞 喜乐迎春”春节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旅居客们的假日生活将会丰富多彩。“大年初一抓鸡大赛,大年初二露天卡拉OK大家唱,大年初三音乐狂欢,掼蛋比赛天天有”,云南若谷文旅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钟玲告诉记者,旅居客和当地村民一起参加活动,能更深入地体验当地春节文化,也会让假日生活更热闹有趣。

土瓜冲是“若谷文旅”开发的8个旅居村中颇具代表性的村庄,在蛇年即将到来之际,钟玲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了“若谷文旅”新一年的发展计划:将建成20个旅居村,其中曲靖10个,曲靖以外云南其他州市10个。在用好丰富的乡村资源,打造旅居新样本,不断推广复制更多旅居村,使乡村旅居成为文旅产业新业态、乡村振兴新途径方面,“若谷文旅”在多年探索中积累了哪些经验?我们一起来了解。

满足归隐田园心愿 旅居产业发展起步

步入旅居产业发展,“若谷文旅”的初心是满足很多人心中归隐田园的愿望。

“提到乡村你会想到什么呢?很多人会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沿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这在大多数人的心目当中,种下了一颗归隐田园的种子。‘若谷文旅’中也有一群怀揣乡居梦檙的年轻人,他们扎根于云南的乡村,整整9年,从农业到文旅,一直致力于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激活乡村人才,打造乡村产业。在文旅板块的探索当中,我们依托于曲靖市区便利的交通,舒适宜居的气候以及完善的城市配套,在以曲靖市区为中心辐射周边两小时车程的区域,一共开发建设了8个旅居村”。钟玲表示,去年底出台的《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让我们团队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与马龙区政府合作 形成可复制的模式

钟玲介绍,在征求群众意见、开展市场分析的基础上,调研了曲靖的物价水平、地域空间、交通区位等,曲靖在旅居时代是非常有优势的,这也是“若谷文旅”首先落子曲靖的原因。

在打造旅居村的过程中,“若谷文旅”与马龙区政府合作所总结出来的“14335”的经验,其核心就是党建引领,“政府—企业—集体—村民”四方一起共同参与。最终引来客人,走通模式,跑通盈利,让“集体有增收、百姓有收入、企业有利润”这样一个三方都获益的模式。

“其实在我们的心目当中,乡村不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地域名称。我们认为它将是未来中国最大的休闲产品,是城市居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所以我们定位乡村文旅,把它当成休闲产品来打造。所以在整个业态的布局上,我们会继续用像土瓜冲这种成熟的模式。三分之二做旅居,三分之一做旅游。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引来新村民,形成旅居村,然后旅居村又吸引城市的居民来这里打卡拍照,周末休闲,这些流量又能够养活我们百分之三十的商业业态。这些业态有咖啡、茶、烧烤、田园餐厅、民宿酒店、研学、美术馆、土窑烤面包,这些流量和人气养活了业态,从而业态又能更好地服务好村里旅居的客人,使整个村子不单调、不单薄,形成了经营性的闭环。”钟玲说道。

旅居赋能 为乡村带来五大变化

“若谷文旅”在深耕乡村发展旅居产业的过程中,为乡村带来了五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个转变是基层组织建强了,因为要统筹和建设落地一个旅居项目,从上至下对于基层组织的能力是要求非常高,通过多年磨合发展后,基层组织会变得更强。其次是村庄环境变得更美了,不管是外立面,还是村庄的人居环境,乃至整个村庄的人们精神面貌都变得更好。

通过旅居方面的营销,为村庄带来了更多的流量,原来“空心村”的人气变旺了。这些流量能够赋能发展,村子里面开起餐厅、咖啡馆等,为村民带来更多收入,村民变富了。“我觉得最宝贵的一点就是大家的观念变得更新了,村子里的一些老人家,在旅居客作为新村民住进来以后,这些老人家会把自己的院子打扮得非常漂亮,种上各种花与盆栽,在与人交往等方面也更加有礼有节,原住村民的居家环境和精神面貌也得到提升。”钟玲说。

“欢迎更多的客人来到曲靖,因为这里诠释着代表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欢迎更多的文旅同行来到曲靖,因为这里有巨大的空间,市场流量就已经是最好的证明,千帆竞技、百舸争流,希望在曲靖的旅居市场,与更多同行一起推出更丰富、更多元的产品供给,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消费标准的需求,从而美美与共”。对旅居产业发展的未来,钟玲和“若谷文旅”团队信心满满。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张敏 李文女 文

图 若谷文旅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