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昭通,在威信县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扎西会议是红军长征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中国革命在遵义会议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后的新起点。
记者从纪念“扎西会议”90周年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讲好以“扎西会议”为代表的发生在云岭大地的红色故事,近年来,云南省在推动红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总体架构全面形成
云南是中央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长征经过的重要地区,中央红军在云南境内活动28天,红二、红六军团在云南境内活动68天。红军长征过云南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长征文物和长征文化资源,“金沙水拍云崖暖”“乌蒙磅礴走泥丸”等诗句描绘的场景,已然成为全国特别是云南人民耳熟能详的长征文化印记。
(扎西老街 昭通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云南省充分挖掘利用这些珍贵的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以“扎西会议”为中心,沿着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的路线,围绕红二、红六军团乌蒙回旋战主题,打造滇东北带;紧扣红二、红六军团北上渡江主题,构建滇西北带;以曲靖三元宫等14个重要点位为关键节点,建设形成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云南段“一心、一线、两带、多节点”的总体空间架构,为传承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搭建了坚实有力的载体。
“讲好五个故事”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20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比如,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故事,闻一多发表“最后一次演讲”、舍生取义的故事,“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的故事,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等。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 孙兵 摄)
近年来,云南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对这些故事所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从保护展示、文旅融合、文化传播等多个维度,对项目开发建设条件和文化创意产品展开深入调研分析,系统谋划“讲好五个故事”产品体系和作品体系,精心编制了《云南省“讲好五个故事”总体策划方案》。按照“总体策划、分步实施、注重质效”的原则,2024年重点推动的39项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2025年还将重点推动37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让这些红色故事在新时代的传承与传播中更加生动、更具魅力,让红色精神在云岭大地深深扎根、代代相传。
革命纪念设施数据信息实现集中统一
经统计,全省共有革命遗址1903个;已公布不可移动革命文物928项;革命纪念类博物馆和纪念馆73家;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1个,其中包括“扎西会议”纪念馆、西南联大博物馆、滇西抗战纪念馆、云南陆军讲武堂等12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云南陆军讲武堂 张永强 摄)
为提升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建设管理的数字化水平,云南省潜心研究开发了《云南省革命历史纪念设施大数据库》,为各州(市)搭建了便捷的革命历史纪念设施数字化信息平台;同时,精心设计开发了《云南省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云图》,借助图片、视频、VR等多元技术手段,实现了革命纪念设施、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数据的智能化生成与可视化展示,彻底打破了过去信息孤立零散、互不相通的局面,推动全省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数据信息实现集中统一管理,为保护传承红色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的数字化支撑。
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将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紧密结合,是云南省的一大特色与亮点。近年来,云南省全面梳理红色资源点位,综合考量分布区域和线路路径,串点成线、串珠成链,精心设计推出了昭通威信—曲靖会泽—昆明禄劝、昆明寻甸—楚雄元谋—丽江石鼓—迪庆香格里拉线路等72条党史学习教育体验线路;推出了昆明—会理—攀枝花—冕宁—西昌线路等50条主题鲜明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在云南省持续加大红色旅游新业态、新产品的建设力度下,一批红色景区、红军村等体验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受到好评,红色旅游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传承红色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 邓斌 摄)
大批红色题材文艺作品传扬红色精神
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近年来,云南主动作为,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在强化政策指引、创新服务机制方面久久为功、绵绵用力,云南文艺创作生态持续向上、向好。
以文化强省建设为目标,以“十大工程”为抓手,强化顶层设计,修订了《云南省文艺精品创作专项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先后出台了《云南艺术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云南省省级重大重点题材创作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推动文艺创作大发展,明确将“‘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的故事”,“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等作为重点选题打造,吸引全国文艺创作力量支持云南,对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的文艺作品,最高给予800万元奖励。
(话剧《澜沧水长》邓斌摄)
近年来,依托良好政策支持和创作环境,云南省创作推出了一大批红色题材作品,电影《我本是高山》获全国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绝地重生》获第六届巫山神女杯优秀故事片奖,话剧《澜沧水长》被评为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该剧同时入选了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共同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纪录片《民族的号角》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首播,并在央视网、央视频同步上线。还创作推出了舞剧《锦绣如歌》《马灯》,音乐剧《绽放》《那年红军到扎西》等红色作品。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电影《绝地重生》剧照 摄制组 供图)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刘娅娟 文责编 童文文校对 刘榕杉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