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秀美映彝裳,赛装盛会聚八方。2月12日,正逢农历正月十五,永仁县中和镇直苴村热闹非凡,附近群众齐聚一堂,共同开展“闹元宵·喜赛装”2025直苴彝族赛装节群众文化活动,前来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时尚设计合作伙伴会议的东亚国家专家、学者一同参与,体验了这场“世界最早的乡村T台秀”。
直苴村是“赛装之源、彝绣之根”,直苴彝族赛装活动传承了1350余年。赛装场上,爷爷赛装队、奶奶赛装队、汉子赛装队、妈妈赛装队、姑娘赛装队和娃娃赛装队依次上场,踏着欢快的歌声跳起脚来,彩裙飞扬、纵情欢歌,在山野间上演了一场大型民族服装秀。彝族传统服饰走秀汇聚了楚雄州各县(市)的彝族传统服饰,全方位展示了彝族服饰的厚重文脉和令人惊叹的完美蝶变,诉说着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表达了彝家人心中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歌颂。
从昆明来到直苴村感赛装魅力的游客鲁明说:“我第一次来这里,和当地群众一起过了一个纯正、淳朴的彝族传统节日,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的舞蹈、服装、精神风貌全部反映出来,让我体验到了隆重且特色鲜明的民俗,以后有机会还会来。”永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俊伟告诉记者:“1350多年来,直苴地区的彝族群众每年元宵节都会聚集到赛装场,带着自己鲜艳的衣服,来这里赛歌赛美,共同交流感情,祈求风调雨顺。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活动,把赛装文化不断延续下去、传承下去,让全世界‘看见’,到直苴村感受赛装文化。”
十指春风,一绣千年。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楚雄彝族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彝族群众引以为傲的“指尖艺术、心灵花朵”,多次在国内外掀起“最炫民族风”。楚雄彝绣成功登上上海时装周、纽约时装周、米兰时装周、巴黎时装周;两届楚雄时装周,实现“破圈”传播,曝光量超30亿次,成为向世界展示云南发展形象的新名片和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标识。
楚雄,历史文化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是“非遗大观园”。楚雄非遗极具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彝族长篇叙事史诗《查姆》和《梅葛》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彝医药典《齐苏书》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早12年。全州建立了国家、省、州、县(市)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截至目前,共有《查姆》《梅葛》和彝族火把节、彝族左脚舞、彝族老虎笙、姚安坝子腔、彝医药、彝族服饰、彝族刺绣等国家、省、州、县(市)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960项,命名国家、省、州、县(市)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2312人。
楚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德国游客Maja·Badur便是其中一员,35年前,她就来过中国,今年再次来到楚雄,她感慨颇多:“在这 35 年里,我看到了巨大的变化,当地人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这里的每个人都很快乐和健康,看起来非常美好,希望有机会再到楚雄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时尚设计合作伙伴会议首次落地东亚国家、落地中国、落户楚雄,这既是对我州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认可,更是推动彝绣等民族文化“走出去”的历史机遇。楚雄市正全力以赴推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申报工作,开设“创意楚雄”主题栏目,建设制作“创意楚雄”中英文网站,摄制“手工艺与民间艺术”宣传片,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彝绣设计师品牌,积极构建“非遗传承+创意设计+品牌营销+社区参与”的全产业链,推动以彝绣为核心的相关产业从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向时尚化、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来源 楚雄发布
责编 康莞悦
审核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