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艺丨万人共舞是种怎样的体验?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是景颇族的传统节日——“目瑙纵歌”,“目瑙纵歌”在景颇语里的意思是“大家一起来跳舞”,以场面盛大、热烈闻名,它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活动期间,德宏州各县市举办精彩纷呈的目瑙纵歌活动。市民、游客踩着欢快、规律的鼓点,歌不停、舞不歇,参与热情高涨。

“目瑙纵歌”意思就是一起来跳舞,怎么跳呢?有讲究。在广场中央高耸竖立的标志,也是歌舞围绕的中心,叫作目瑙示栋,这是目瑙纵歌必不可少的建筑。围绕四周的舞者,有蜿蜒曲折的队形和整齐规律的动作,这主要是靠领舞的作用。

顺着队列往前看,在龙头的位置,手持长刀、头戴冠羽的长者叫作瑙双、瑙巴。队列什么时候分开,怎么行进,怎么合龙,都是他们在引领和把握。

目瑙纵歌是舞池,也是秀场。不仅要身着盛装,还有一些必备的道具。比如景颇族女士会拿着彩扇、纸伞,男士会带上长矛、佩刀。

目瑙纵歌的部分动作、道具是与劳作生产紧密相关的,立春以后,村村寨寨的乡亲们围拢到一起,跳上一场目瑙纵歌,其实也是吹响了春耕劳作的序曲,这也是属于中华民族一份特别的仪式感。大家唱的是又一年的希望和祝福,跳的是在热爱土地上勤奋耕耘的脚步。

而经过多年发展,目瑙纵歌已变成多民族狂欢交流的节日。大家同跳一支舞、共唱一首歌,都是一家人。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亚 整理

文字来源央视新闻

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朱边勇 图

责编 童文文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