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验示范基地揭牌
2月15日,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验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峨山县城嶍峨古镇举行,旨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保护、活态传承与活化利用,努力将嶍峨古镇打造成中老铁路沿线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中国影响力的一张亮丽名片。
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验示范基地的建设是推进全市非遗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具体实践,是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文化交流、丰富群众生活、促进文旅消费的重要举措,要继续把各种资源和力量统筹到基地的建设上来,加大投入力度,创新非遗保护方式,强化宣传推广,共同推动非遗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彝族花鼓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发言,表达了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期望与信心。
该基地的成立,将为全市663个非遗代表性项目提供一个集中展示、传承和发展的平台,标志着峨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玉溪市文旅人才“刘斌工作室”授牌仪式在澄江市举行
国家一级导演刘斌,担任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联盟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戏曲表演学会西南戏曲联盟委员会秘书长、玉溪滇剧传承保护展演中心副主任,在文化艺术领域成就斐然。个人荣获玉溪市“兴玉文化名家”称号,多次荣获云南省、玉溪市青年演员比赛育花奖;导演剧目曾获张家港长江流域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第十三届新剧目展演“银奖”;云南省新剧目展演“导演奖”;云南省花灯滇剧艺术周剧(节)目展演“最佳导演奖”;云南省花灯滇剧艺术周“最佳导演奖”;在玉溪市滇剧院的代表剧目《京娘》《西施梦》《水莽草》《王者江上》《贵妇还乡》《一夜乾坤》《一湖春水》等剧目中担任导演或副导演,获得诸多殊荣;在玉溪市多台大型文艺晚会中担任编导或导演,取得良好成效。
“刘斌工作室”的成立,将在凝集和整合玉溪本土滇剧领域专业人才资源的基础上,搭建一个集滇剧保护、传承、研究、创作于一体的平台,挖掘与传承滇剧艺术的文化内涵,为打造具有玉溪特色的文化品牌、精品文旅项目提供有力支持,推动滇剧艺术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此外,工作室还将重点关注澄江地方戏剧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特别是对关索戏这一古滇傩戏“活化石”进行深度挖掘与保护,通过田野调查、口述史记录、影像资料整理等方式,深入挖掘关索戏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表演形式,建立系统的地方戏剧档案,并组织专业团队对关索戏进行改编与创新,使其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基础上,更加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让古老的地方戏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工作室也将充分发挥自身人才优势,定期举办地方戏剧演出、文化讲座和艺术培训活动,为地方戏剧培养更多传承人和爱好者,营造全社会关注和保护地方戏剧的良好氛围,推动澄江地方戏剧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3.“当燃玉溪”首届「碧玉清溪」中国摇滚音乐季启动
2月14日,由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玉溪市红塔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玉溪市文体旅融合发展产业联盟主办,云南玉溪高龙潭山泉水有限公司承办的“当燃玉溪”首届「碧玉清溪」中国摇滚音乐季在玉溪市启动,奏响了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乐章。
「碧玉清溪」中国摇滚音乐季即将开启全国范围内的优秀乐队海选报名,通过比赛的形式到玉溪不同区县巡回演出。赛事设置了海选、复赛、决赛三个关键阶段,各乐队将在不同阶段中展开角逐。经过专业的专家评审组选拔,以及面向全民开放的大众投票等环节,最终诞生本次比赛的冠亚季军。
摇滚音乐季的举办是一次创新尝试,在音乐活动中充分凸显“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摇滚乐精神气质,融合了旅游、文化、体育等多种元素,打造全新文旅体验。初赛线上选拔,让全国摇滚乐爱好者都能参与其中,扩大活动影响力;复赛走进各县(市、区),与芒果节、火把节、柑橘节等民俗节庆以及A级景区深度结合,实现内容联动、互为引流。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丰富了文旅产品供给,还为游客带来更具特色、更加多元的游玩体验,让大家在欣赏音乐的同时,领略玉溪独特的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
4.漠沙花街节:“傣味”浓郁 “玩场”超多
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三是新平县漠沙镇传统花街节,作为当地花腰傣群众最盛大、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花街节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与体验。
活动当天举行了传统迎宾仪式、“舞动漠沙·广场舞赛”“和谐漠沙·文艺晚会”等极具特色的活动,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还全方位展示了独具魅力的花腰傣民族文化,进一步推动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游客们满载而归,带走难忘的花街节回忆,也带走对漠沙镇别样风土人情的浓情羁绊。
来源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 马寅瑞
校对 王楚云
审核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