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 “繁茂的新生”王凯骐水墨作品展在彩云里艺术中心启幕

近日,“繁茂的新生”王凯骐水墨作品展在彩云里艺术中心启幕。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云南校友联络处承办,云南当代重彩画艺术研究院、云南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云南省文物总店有限公司、彩云里艺术中心协办,并获得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的学术支持。

展览展出了百余幅花鸟、山水及抽象水墨作品,呈现了艺术家对传统水墨的深刻思考与创新探索,吸引了众多艺术界人士、文化学者及爱好者到场观展。开幕式上,云南省文联原主席郑明、中国当代著名画家郎森、作家潘灵等嘉宾齐聚,见证这场传统与当代碰撞的艺术盛宴。

展览以“繁茂的新生”为主题,既指向自然生命的蓬勃意象,亦暗喻艺术家在水墨领域的深耕与突破。展厅设计呼应“繁茂的新生”主题,以深灰与素白为主色调,穿插枯山水造景。观者既可驻足细品《听松》《观澜》等传统题材的当代演绎,亦能在影像互动区体验水墨与数字技术的交融。展览特别设置“创作手稿区”,展出数十幅速写与笔记,揭示其从写生到创作的思维过程。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兵评价其彩墨绘画“随物应机、不拘一格,将油彩绘画的感知意向叠合其中,具有明朗雅致的装饰倾向”。作家潘灵则认为,王凯骐的国画在色彩运用上受油画影响,脱离了喧嚣的俗气,呈现出沉稳的雅致,其画中花鸟构建出独特的艺术世界和纸上人生。

开幕式上,王凯骐以“水墨作为精神栖居地”阐释创作理念:“在这个焦虑的时代,水墨是中国人安顿心灵的独特语言。我试图用笔触追问生命的意义,在传统与当代的对话中寻找答案。”策展人祝巍进一步解读展览的哲学维度:“‘繁茂’是自然表象,‘新生’是内在觉醒。艺术家以水墨为媒,既重构了花鸟山水的视觉秩序,更完成了对存在本质的诗性表达。”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出身,深耕油画的艺术家,王凯骐的水墨创作呈现出独特的跨媒介视角,王凯骐的转型引发学界关注。云南省美协副主席包朝阳指出:“他的水墨创作带有鲜明的实验性。比如《繁花》系列中,丙烯与水墨的叠加创造了新的肌理层次,这种技法创新打破了媒介边界。”展览现场,一幅长达六米的《新生》手卷尤为瞩目——画面从工笔精微的草虫渐变为狂放抽象的墨块,暗合艺术家从“形”至“意”的思考轨迹。对此,王凯骐坦言:“油画训练让我更注重结构关系,但水墨即兴与留白才真正触及东方美学的灵魂。”中央美院教授在贺信中评价:“王凯骐的实践证明了传统的开放性。当水墨不再拘泥于程式,便能生长出超越时代的生命力。”

开幕式云集云南文艺界代表人物,折射出本土艺术生态的活跃度。中国著名画家郎森从专业视角解析了王凯骐的创作路径:“他将油画的空间构成与水墨的虚实意境结合,花鸟画既承袭宋元格调,又融入当代视觉语言。”展览中,《幽谷》《风骨》等系列作品引发热议——前者以淋漓水墨勾勒云南山川的苍润,后者则以金石般的笔触重塑传统花鸟的筋骨,展现出“技进乎道”的艺术追求。文艺评论家李秦槟从文化战略角度分析:“王凯骐的探索为‘新水墨’提供了样本——它不颠覆传统,而是以当代视角重新解码笔墨精神。”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3月10日。期间还将举办“水墨的边界”学术论坛、“亲子水墨工坊”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延伸艺术与公众的对话空间。正如策展人所言:“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成果展示,而是一次关于传统如何再生的思想实验。”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赵芮 综合整理

来源  文达画廊

责编 赵芮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