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龙珊: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了人类民主的新形态



实现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党的二十大对“全过程人民民主”作出了深刻阐释,并系统论述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未来愿景和实践指向,把“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党章,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和任务。

通过屡次参加全国人大和云南省人大组织的专题培训、实地调研、代表履职活动,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与实。

一是参与主体的“全与实”。从民主恳谈会到“小院议事厅”,从线上议事群到领导留言板,大家都可以多渠道表达愿景、提出建议。每年的全国两会,每个地区、每个领域、每个民族,各党派、各团体、各界人士都有自己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都有 “知心人”,都有“代言人”。两会代表、委员的履职,有途径、有载体、有成效。如国务院各部门2024年共承办并办结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建议8783件、政协提案4813件,分别占建议、提案总数的95.1%、96.1%;共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5000余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2000余项,将14亿中国人的所思所盼融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并有力推动解决了一系列关系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是环节贯通的“全与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一整套完整链条。通过选举代表、民主协商,让不同诉求、不同立场的群体能共商发展大计、共谋发展之路。大到城市规划,小到社区卫生维护,通过民主监督,保证公平、公开、公正。

三是时间跨度的“全与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在政策制定上,从前期的深入调研、广泛征集意见,到具体的实施过程,再到后续整改完善,人民民主始终贯穿于全过程。

四是空间覆盖的“全与实”。从基层乡村议事厅的共谋产业发展,到市民重大项目听证会;从线上对立法草案提出的建议,到线下齐聚一堂共商国是,民主实践遍布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实践,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创造了人类民主新形态,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 龙珊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云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编 张楠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