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技之光・名师名匠】何晓旋:匠心独运的教育逐梦人

编者按:

楚雄技师学院 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从2025年2月起,陆续推出“高技能人才和优秀教师系列宣传报道”,集中展示在教学、科研、技能传承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和优秀教师风采。他们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更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讲述他们的技能成才故事、教育教学经验、竞赛竞技风采,激励广大师生投身职业教育事业,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为学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楚雄技师学院,有一位教师,她以匠心独运的教学方法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成为学生们心中的启明星。她就是何晓旋,一位在英语及酒店管理教学领域熠熠生辉的杰出教育者。

教育热忱:以爱心与耐心培育未来之星

何晓旋,女,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瑞典布莱金工学院可持续发展专业。她带着对教育的热爱与憧憬,投身于楚雄技师学院英语及酒店管理的教学工作。教学中,她始终秉持“教育的目的在于成长”理念,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品格的塑造和心灵的滋养。她用爱心去关怀每一位学生,用耐心去倾听他们的需求,用坚韧去引导他们前行。她曾多次荣获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教学成果的认可,更是对她教育情怀的见证。

专业深耕:从教学能手到科研先锋

除了日常教学任务,何晓旋在专业建设与科研的道路上也从未停歇。她积极参与酒店专业一体化工作、公共教案的编写,为专业教学提供了宝贵资料。在科研方面,她参与完成了院级科研项目的研究,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在教学比赛中,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教学技巧,多次斩获一、二等奖,展现了她作为教学能手的风采。她还指导学生在云南省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类赛项中荣获一、二等奖,为学院赢得了荣誉,也证明了她在专业教学上的卓越成效。


国际视野:以专业之力助力国家荣耀

何晓旋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担当精神,2020年,她成功入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翻译,担任管道与制暖项目的技术翻译,并参与了项目前期的备赛集训工作。她以精准的翻译和专业的技术知识,为团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助力选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2024年,她担任了在重庆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咖啡制作”项目的技术翻译,帮助项目进行日常例会沟通交流,并为裁判在比赛打分中提供翻译支持,见证了我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夺金时刻。同年,她再次被选为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翻译,与中国代表团一同奔赴法国里昂参赛。在世界技能大赛这个专业性强、要求高的领域,她坚持不懈地钻研项目专业知识,力求做到精准无误地翻译,同时紧跟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时刻关注翻译领域的新工具、新技术,确保翻译工作与时俱进。在比赛中,她以精准的翻译和专业的技术知识,为中国选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助力管道与制暖项目中国选手夺金,实现了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她的专业能力和无私奉献,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也为中国技能大赛在国际舞台上增添了光彩。


基层情怀:用行动书写教育者的担当

2022年至2023年,何晓旋积极响应楚雄州教育体育局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服务基层工作,前往元谋职业高级中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在学校,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传授给当地师生,为提升基层教育质量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的到来,为元谋职业高级中学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为学生们打开了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她的基层服务经历,充分展现了一名教育者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何晓旋,这位教育路上的匠心独运者,用她的爱心、专业和行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教育传奇。她以耐心为笔,以热忱为墨,在教育的画卷上描绘出绚丽多彩的篇章。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寄语

教育的目的在于成长,成长的过程需要耐心与坚韧。 “教师首先是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教育之路,品行先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愿亲爱的同学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砥砺前行,以知识技能为武器,以国家为己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吴珂 文

云南楚雄技师学院 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图

设计 康莞悦

责编 杨奥

校对 张楠

审核 华芳

终审 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