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定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建强阵地、丰富内涵、活化载体,实现宣传教育有形、有感、有效,为促进民族团结、凝聚发展合力提供了“武定经验”。
聚焦“有形”,夯实阵地建设,筑牢教育根基。武定县统筹整合资源,构建多层次、立体化教育平台,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1个、教育基地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6个,打造以中华文化符号为核心的主题广场3个、主题公园3个、石榴红文化街1条,形成“一馆引领、多点辐射”的宣传教育格局。武定县持续深化基地建设内涵,创新拓展教育载体。依托基地建设,系统展示党的民族政策演进历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及地方实践案例,通过实物展陈、影像资料、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各族群众在沉浸式学习中厚植共同体意识。
突出“有感”,深挖文化内涵,激发情感共鸣。各基地紧扣教育核心,创新内容供给。主题教育馆设置“政策演进”“实践成果”“群众参与”三大展厅,以图文、视频、数字沙盘等形式,生动呈现武定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中共武定特别支部纪念碑通过红色故事讲解、革命文物展陈,串联起党史学习教育与民族团结的深层逻辑;石榴红文化街融入民族服饰、节庆习俗、民族文化等元素,打造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会客厅”,让共同体意识可触可感、入脑入心。
实现“有效”,创新活动载体,凝聚行动合力。武定县以活动赋能基地活力,推动宣传教育向纵深拓展。在主题教育馆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党日”“青少年研学交流”等活动。依托木高古红军长征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组织“重走长征路”“红色文化研学”等实践教育,累计覆盖干部群众3万余人次。创新推出“石榴籽讲堂”“民族团结故事汇”等品牌活动,邀请各族群众共话团结、共谋发展。通过多元活动,有效激发各族群众的自豪感与使命感,形成“人人参与创建、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局面。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陈明海 文
武定县委统战部 图
责编 李亚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李元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