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两个案例入选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 一个来自文山!

日前,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正式公布,云南共有两个案例入选,文山州广南县铁皮石斛与西枫斗非遗工坊的案例“石斛与西枫斗:岩石之花妆点非遗旅游路”上榜。

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以下简称“典型案例”)推荐工作,在各地积极申报的基础上,经研究遴选并经公示,确定了51个典型案例。此举旨在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非遗工坊建设提质增效,进一步发挥非遗工坊在推动非遗保护、促进就业创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广南铁皮石斛是文山州的特色中药材之一,素有“软黄金”之称,当地壮族称之为“黑节草”“西枫斗”。2013年,广南铁皮石斛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西枫斗是药用石斛加工品,20世纪初,广南逐渐形成一套铁皮石斛加工制成“西枫斗”的传统工艺。2016年10月,铁皮石斛种植与广南西枫斗制作技艺列入文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统医药类别。

“仙草秘境”六郎城村,非遗传承人正向游客教授“西枫斗”的制作技艺,他介绍说,“这些石斛都是公司基地种植的,文火烘烤后再去掉粗皮,用手工轻轻用力旋绕成斗状再定型就成了。”经过加工,石斛鲜条在传承人的手中变成了金黄丝滑的“西枫斗”,身价倍增。

满山石斛共舞,三山环抱的六郎城村平均海拔1260米,年平均气温19℃,森林覆盖率达82%。好山好水有好药,六郎城与石斛的缘分可追溯至千年前,宋朝著述《本草图经》中提到,“石斛,今荆、湖、川、广州郡及温、台州亦有之,以广南者为佳”。六郎城村把石斛资源优势作为发展康养旅居的掘金点,建成万米石斛观光长廊,让游客在“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休憩养生;开发打造精品民宿;深挖石斛药食同源价值,推出独具特色的养生石斛宴,打造了集种植、观赏、品尝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

六郎城围绕一株草,实现从“卖产品”到“卖风景”“卖体验”的转变。石斛从深山药材蜕变成康养旅居的金字招牌,一系列以石斛为主题的项目,带动当地住宿、餐饮等产业蓬勃发展。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缪欢 实习生 李世美 廖刚芝 文

图 文旅头条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  广南县委宣传部

编辑 刘榕杉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华芳

终审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