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2025年云南省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在昆明召开,邀请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题。
记者从会上获悉,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云南省决定于4月18日至26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主题为“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会上,对外通报了2024年全省知识产权工作成效及2025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的相关工作情况。
2024年云南省知识产权工作取得六大成效
知识产权创新活力加速释放
2024年,全省专利授权3.38万件;发明专利有效量3.18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32件,同比增长15.2%和17.2%。商标有效注册量76.65万件,同比增长10.7%;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5个;累计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60件,全国排名第六位;版权作品登记17.7万件,同比增长62.2%。获国家授权的林草植物新品种53个,累计授权419个,全国排名第四位。通过国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23个,通过省级审定的270个。
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更加有力
在司法保护方面,以“昆仑”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严打侵犯知识产权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行为,累计侦破各类案件1067起,同比增长9%,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234万元。
在行政保护方面,组织开展“剑网”“龙腾”“蓝网”等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行动,并依托“厅局长坐诊接诉”,及时回应和解决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疑难问题,以及持续开展维权援助机构清零行动,共建立维权援助机构275家,实现全省129个县(市、区)全覆盖。
在协同保护方面,全省各级知识产权行政、司法部门开展跨地区跨部门保护协作,办理案件37件。实施“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机制,完成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45件。健全技术调查官参与专利行政裁决工作机制,入库技术调查官35人,参与办理19起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日益显现
在促进转化运用方面,出台了“云南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十五条措施”,为全省专利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政策支持和措施保障。在加大品牌培育方面,通过设立商标品牌指导站,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组织滇菜名店、名师、名菜评选活动等措施,推动品牌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知识产权服务效能持续优化
在公共服务网点布局方面,全省累计获批14家国家级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设立18个商标业务受理窗口、17个专利代办处工作站、75个省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点,实现全省16个州(市)全覆盖。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昆明市、大理州列入试点。累计设立版权服务工作站56家,2024年新增民间文艺类、法律咨询与援助类版权服务工作站。
在提高公共服务效能方面,全省业务受理窗口各项业务大幅提升,办理专利许可合同备案较2023年增长6.2倍,专利权质押登记同比增长83%,专利优先审查同比增长86%,各项业务均按时高效完成,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专利信息赋能专业领域全流程创新,助力高效益转化”案例,入选国家2024年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并在全国宣传推广。海关实施“一企一策”指导服务,促成“下关沱茶”等8个商标向海关总署申请备案。
知识产权国际交流纵深推进
成功举办云南省首届面向南亚东南亚地理标志国际交流活动,积极参加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区的知识产权研讨会和亚洲知识产权营商论坛。鼓励省内创新主体与南亚东南亚等国家相关机构合作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
知识产权人才基础不断夯实
2024年,认定省级知识产权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实务人才三类人才83人,累计认定364人;认定省级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9所,累计认定113所。知识产权领域9人,入选“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专项。积极组织知识产权类资格考试,53人取得知识产权专业职业资格,42人取得专利代理师资格。全省涉外律师人才库入库律师209名,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专业服务。全省各部门举办各类知识产权业务培训1.2万人次,为全省知识产权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亚 实习生 郑舒琪 文
云南省人民政府网上新闻发布厅 图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张楠
审核 华芳
审核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