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东体育场开始改造 难忘足球赛

(拓东体育场俯瞰  丁强/摄)

2025年4月16日,昆明拓东体育中心(习惯叫“拓东体育场”)内部道路开始封闭管理、施工,工期计划1年。这是为了支持昆明市承办2026年省运会、省民运会、省残运会而提前施工。这也就意味着,在此期间,业余足球队将暂时告别拓东体育足球场一段时间,不能再到这里踢足球比赛了。2024年听说拓东体育场要提升改造的消息后,媒体队请雄冠足球俱乐部安排了多场友谊赛,除了没有打开记分显示大屏,好场地、好设施都享受过了,这样的精彩瞬间、美好记忆,永难忘!

拓东的由来

拓东的历史,其实就是昆明建城的历史。唐永泰元年(765),南诏王阁罗凤命令自己的长子凤伽异开疆拓土,在昆明建立城市,命名为拓东城,寓意南诏将“开拓东境”之意。古时拓东城范围就在今天昆明拓东体育场一带,这一路段被命名为拓东路,现在比较有名的建筑物有昆明市博物馆、状元楼等。

(紧挨西外场的状元楼  丁强/摄)

拓东体育场位于东风东路99号,海拔接近1900米,筹建于1938年,始建于1958年,当时只修了室内的综合比赛馆。上世纪70年代初,国内足球冬训恢复,全国的足球队每年冬天都上昆明海埂冬训。1972年,拓东修建了足球练习场。1990年2月10日,拓东体育场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在原来的基础上,新修了四层看台,观众容纳量由原来的3万增加到4.2万,基本就是目前的规模。但考虑到安全问题,总会留下一些空位,基本没有坐满过人。

拓东体育场交通四通八达,坐公交车、地铁,开私家车、骑共享电动车、走路都很方便,从东到西、由南至北,沿着环城东路——拓东路——白塔路——东风东路绕一圈,沿路可见拓东古城的老街道、现代的高楼大厦、路边的花花草草。拓东是老昆明的根、是老昆明人的美好记忆,现在的昆明人都把“拓东酱油”当成生活中的好调料,到拓东体育场锻炼身体、踢完足球之后,顺路买一瓶“拓东酱油”回家做菜,心里总会美滋滋的。

经典战役

拓东体育场对于云南、中国足球来说,是一个充满无限美好记忆的球场。1958年8月,为了准备参加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组建了云南省体训班足球队,这支“云南省体工队”曾涌现出马克坚、陈胜才等中国著名足球技术官员、裁判员,翟彪、张雷等运动员、教练员。这些足球前辈,我都采访过,采访足球裁判陈胜才,就是在拓东体育场。

现有统计数据显示:自1985年以来,中国男足坐镇昆明主场,连续14场比赛保持不败,这便是“高原不败”神话的由来。从米卢担任国足主教练时代开始,国足便对昆明情有独钟。在拓东体育场举办的6场国际比赛中,中国队共取得4胜2平的好成绩,是当之无愧的国足福地。除了球场好、高原优势之外,昆明球迷的大力支持也是国足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帮助国足在拓东体育场书写了经典战役,也上演了多场令人难忘的商业比赛:

1996年6月12日,八一足球队VS葡萄牙本菲卡,以替补阵容出战的本菲卡队在比赛中以5比1轻松战胜了八一队,给随后兴起的邀请世界知名球队来华打商业比赛打下了基础。

2001年5月13日,2002年韩日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小组赛,中国队在拓东体育场迎战印尼队。比赛开始后,中国队连续错失射门机会,而印尼队在上半场结束前偷袭得手,1比0领先。下半场,国足发动狂攻,由李玮锋把握住一次机会,垫射敲开印尼队球门。随后,国足彻底卸下心理包袱,连进4球,完成了5比1的精彩大逆转。此役,杨晨强忍肩膀脱臼的疼痛绑着绷带坚持作战,头球破门的一幕,成为国足历史上的经典瞬间。最终,国足在十强赛出线,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杀入世界杯决赛圈。

2003年7月29日,皇马内部训练表演赛,贝克汉姆等球星闪亮登场。上座率和票房都达到了拓东历史上的最高点,最高票价一张780元。

2008年3月26日,拓东体育场见证了国足征战2010年南非世界杯预选赛的第4轮小组赛,国足0比0战平澳大利亚队,邵佳一未能罚进点球,令现场球迷大呼遗憾。

2016年11月15日,国足在拓东体育场和卡塔尔队进行的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当时国足在亚洲区12强赛中一胜难求,1平3负排小组倒数第一,出线形势岌岌可危。彼时,有“银狐”之称的世界杯冠军教头、意大利名帅里皮走马上任,执教后的首场比赛就是在拓东体育场迎战卡塔尔队。90分钟鏖战后,双方0比0互交白卷,里皮执教国足首秀未能取胜。4万名球迷现场助威,这是国足在拓东体育场进行的最后一场比赛。

作为云南、昆明业余足球界顶尖赛事,都市周末杯足球擂台赛和拓东体育场也有着很深的缘分,最经典的一场便是2000年足球擂台赛,广电网络和高新正大会师决赛,广电网络最终获胜,加冕冠军,拓东体育场见证了擂台赛千禧年霸主的诞生。当时体育场内三四个看台都坐满了观战的球迷,人数高达数千人。2006年,第十二届足球都市周末足球擂台赛决赛在拓东体育场举行,昆明交警和碧辉珠宝队联袂上演一场精彩对决,昆明交警最终夺冠。这也是都市周末擂台赛到目前为止最后一次亮相拓东。

此后,承载着中国球迷和昆明市民美好回忆的拓东体育场陷入沉寂。截至2025年,拓东体育场已有67年历史,它曾经是云南省体工足球队、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红塔足球队的主场,见证了云南足球的兴衰、中国足球的辉煌。除了足球比赛,还有文艺演出。一场场紧张激烈的足球赛在这里上演,一次次人气爆棚的演唱会在这里唱响,每当这个时候,呐喊声、尖叫声、锣鼓声就会在拓东古城的上空响起,给人勇气,催人奋进。对于昆明的球迷、业余足球队来说,它不仅给大家带来了观看国家级、国际级足球比赛的机会,也让大家体验到了云南省最高级别足球场的绿茵快感。

提升改造

2024年11月,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发布了《云南省拓东体育中心拓东体育场外立面修缮批前公示》:拓东体育场由于体育场建成年代较为久远,其结构安全性及功能无法满足市民运动健身、文娱演艺、赛事活动的需求,结合目前拓东体育场的现有规模及发展需求,现云南省体育局委托云南省拓东体育中心申请,对该栋建筑进行外立面修缮。修缮后满足原建筑轮廓、原建筑面积、原层数和原高度的修缮要求。

2025年3月3日,云南省拓东体育中心体育馆提升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改造后,体育馆将由主馆、练习馆及附属配套用房组成,场馆可容纳一个标准篮球场,场内共设置3000个观众座椅,既能满足赛时要求,又能兼顾日常群众健身需求。本次改造范围用地面积33亩,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改造主体包括体育馆及南侧训练馆,将按照“修旧如旧”方式,恢复苏式建筑独特、简练、庄重、大气的建筑风貌,提升改造按照甲级综合性体育场的标准,改造完成后能够承接大型文体活动。

(提升改造围挡施工现场  左学佳/摄)

据春城晚报-开屏新闻报道:4月16日上午,拓东体育场正大门位置已经围挡施工,工人们正在将铝合金绿色挡板安装起来,挖掘机、洒水车停在现场。拓东体育场所有门都处于关闭状态,场内叮当声响不停,正在施工作业。状元楼入口附近的一些建筑已经被拆除。

(温馨提示牌  左学佳/摄)

拓东体育场大门口入口处设置了一块温馨提示牌:“拓东体育场及场外设施提升改造,于2025年4月16日上午8:00起禁止一切社会车辆从中心内部道路借道通行,恢复时间待定。”

一名工作人员说:“机动车是不能通过了,不过在围挡后,会留下部分通道,行人和电单车可以通过的。”记者绕着拓东体育场走了一圈,发现围挡后,机动车确实不能通过了,行人和电单车通行正常。

(拓东体育场内场  丁强/摄)

亲身经历

我学踢足球开始于1985年在宾川二中读高中的时候,场地是学校院坝,不大,有杂草,只能踢5人制小场。教我踢足球的人是一群年轻老师,其中踢得最好的是陈文彬老师,队友是高25班同班同学。踢11人大场,始于1989年春到开远当兵。不知不觉,我踢足球已有40年,曾经的青少年,已经踢成了中年大叔。除了被晒黑,并不油腻,依然清纯。

我在昆明踢球,开始于1994年,也就是1994年世界杯“意大利之夏”,球场主要是巫家坝飞机场旁边的威恩电子有限公司,焊工同事用钢筋焊了两个球门,会踢球的人有10多个。下班后同事们分成两拨踢小场,在水泥地上厮杀。踢了一段时间,在昆明“足球江湖”名气比较大的蔡云、冯杰带领段碧虎、杨继华、沈传洪我们去海埂足球基地免费踢球,一去就是一天。1995年,我进入新闻单位从事新闻工作,当记者、编辑,客串体育记者,开始和拓东体育场结下不解之缘。

往事如烟,记不得第一次进入拓东体育场是何年何月何日了,也记不得在拓东体育场踢第一场球的具体时间了。但依稀记得那时候在拓东体育场踢足球,一般是在西外场,队友都是新闻记者,有杨惠泽、彭涛、周宏等等。那时候,我没资格当足球队长,也不用操心约球的事,踢前锋,只管进球就行。西外场是沙地,踢得黄灰冒,后来改造成了停车场。

(拓东体育场内场  丁强/摄)

突然有一天,提前收到在拓东体育场内场踢足球的通知,很激动,睡不着。等到比赛那天,更激动,小跑着从球员通道进入足球场,看到宽大、平整的球场,有看台、有比分电子显示大屏幕,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绿茵茵的草坪就像绿色的地毯,在上面跑啊、跳啊、使劲踩啊,脚一离开草皮,草皮立马恢复原貌。激动过后,记不得对手是谁了,也记不得是否进球了。我的“拓东首秀”可能表现出色,也可能表现一般,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终于在拓东体育场内场踢球了,踢完以后脚踝不疼,脚板也没有像在水泥地、沙地上踢球那样火辣辣地痛,就连膝盖也不疼。还记得,这场球是免费的。如果收费,每个队每场要收4000元,每人平均要400元。

那个年头,我们这些有点特权的记者到拓东体育场内场,主要是凭借采访证,进入现场免费看球、采访,什么大型比赛都看过,很多大牌球星都零距离见过,慢慢地,也就不稀奇了。但每当能够在里面踢一场足球赛,那还是相当激动的,就像小时候过年一样,头一天晚上往往瞎激动、睡不着。


(媒体队在拓东内场比赛画面  王云辉/摄)

再后来,红塔足球队退出甲A联赛,不再把拓东体育场作为主场;中国男足也不在昆明设主场,不在拓东体育场踢比赛后,拓东体育场内场的草皮、配套设施大不如前。但是,业余足球队在这里踢球却变得简单多了,场地费也从每场每队2500元逐渐下降到1770元。这个价格在拓东体育场内场国际级比赛场地踢球,体验感强,性价比高,完全可以接受,我作为媒体队队长,一有机会就会请雄冠足球俱乐部的小海安排场地。特别是2024年下半年听说拓东体育场要改造后,我每个周末都会提前和小海联系,请他安排拓东内场,无法安排内场就安排外场。总之,媒体队抓住了改造前的尾巴,在拓东踢了好几场比赛,对手有谭立超带领的颐春养老队、尹利伟带领的科学院队、胡涛带领的老友联队……

(媒体队在拓东内场拍摄的“全家福” 王云辉/摄)

2025年春节过后,当我再请小海安排拓东时,他回复:“丁队,要提升改造,安排不了了,给你安排红塔基地行不行?”我爽快地说:“可以”。这段时间,我们基本是在红塔足球基地踢球,但很想念在拓东体育场踢球的时光,虽然有些不舍,但没有遗憾。多少踢球的朋友,都要挂靴了也没有在拓东内场踢过一场球。知足了。

(拓东体育场暂时留下背影,希望不要等得太久。丁强/摄)

我期望,拓东体育场提升改造早日完工,业余足球队还能享受这块场地。我希望,拓东体育场提升改造过后,能够续写云南足球、中国足球“高原不败”的神话。

作者:云新闻-云方志 云南方志传媒文化发展中心编辑 丁强

责编 童文文

校对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