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轮碾过新铺就的沥青路面,澜沧江畔的晨雾与中缅边境的霞光被一条玉带般的公路串联——临沧至清水河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这条全长115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的“山河纽带”,不仅让临沧市区至国家级口岸的车程缩短至1.5小时,更将滇西南的绿野仙踪、千年人文与异域风情推向世界。沿途青山作伴,云海为幕,一场穿越雨林、触摸古文明、邂逅边境烟火的自驾之旅,就此展开。
第一站:孟定坝子的三重奏——茶山云海、古法造纸与稻浪秘境
还未抵达清水河口岸,先进入孟定坝子的温柔乡。这里被誉为“太阳与凤凰眷恋之地”,傣族、佤族、汉族文明在此交织成诗。
从勐撒收费站驱车20分钟,“闯入”勐撒茶山的绿意磅礴。晨雾未散时,万亩茶园如翡翠阶梯盘绕山间,采茶人背篓穿梭,指尖轻捻千年茶韵,茶香浸透每一口呼吸。
距离勐撒车程40分钟的芒见村,稻浪翻滚成金色海洋。傣家竹楼点缀田埂,农夫牵着水牛缓缓而行,炊烟与远山勾出一幅田园长卷。若赶上收割季,可赤脚踩入稻田,亲手扎一束谷穗,听傣族老人哼唱古老的《栽秧歌》。
芒团村藏着国家级非遗——傣族构树皮造纸,漫步青苔石板路,看阿婆用古法捶打树皮,纸张在阳光下透出琥珀色的纹路。若逢春日,万亩香蕉林翻滚绿浪,泼水节之外,芒团用静谧讲述傣族千年文明的另一种诗意。
秘境体验:
亲手制作一张构树皮纸,拓印傣文祝福。
夜宿傣家竹楼,就着芭蕉叶包烧鱼听象脚鼓声 。
寻访南汀河畔野温泉,星空下泡汤疗愈身心。
第二站:千米国门第一村—— 一寨两国,烟火共生
在高速公路终点,班幸村以“千米国门第一村”之名惊艳世人。村内中缅边境线蜿蜒如丝,一井跨两国、一树生双界的奇观比比皆是。
第三站:国门之畔的万象交响——清水河口岸的昼夜协奏
当群山退向天际线,一座银灰色钢结构国门如展翅雄鹰般跃入视野——清水河口岸以磅礴之姿矗立在中缅边境。
这座云南第三大对缅口岸,昼夜吞吐着南来北往的万象生机。沿口岸商贸街漫步,空气里糅杂着滇红茶的醇厚与缅甸椰糖的清甜。缅甸商贩头顶竹匾穿行叫卖,藤编漆器与傣锦筒裙在摊位上交织出斑斓光谱。
临清高速的通车,不仅缩短了临沧与清水河口岸的物理距离,更将这条隐匿于云岭褶皱中的边境长廊,淬炼成一把打开滇西南秘境的黄金钥匙。
当现代基建的脉搏与古老茶马古道的心跳在此共振,这条115公里的山河纽带,正以超越地理界限的胸襟,编织着文明互鉴的新叙事。车轮丈量的不再只是风景,而是中华大地向世界敞开的温度;沥青铺就的不仅是道路,更是边民们用烟火日常书写的命运共同体诗篇。秘境之路的故事,正在每一个跨越山海的黎明,续写新的传奇。
来源 临沧文旅
责编 李亚
校对 张楠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