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4日至20日,第5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5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南博会”)将在云南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展会主题为“融入‘一带一路’、促进合作共赢”,将设置主题国主宾国馆、南亚馆、东南亚馆、境外馆、境内馆、食品馆、农业馆、新材料馆等19个展馆。 其中,大会首次开设的文化创意馆成为亮点之一。
云南花灯首次亮相文化创意馆
充分展现民间艺术风情
云南花灯,是一种流传于云南省集歌、舞、戏为一体的地方戏剧种。它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作为云南广大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小戏传承至今,充分体现了浓郁、独特的城市文化,在云南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今年,云南省花灯剧院将带领云南省花灯戏走进南博会,首次亮相文化创意馆。借助“南博会”积极“走出去,引进来”,云南省花灯剧院积极在展示内容上创新,将通过“视频宣传、文字宣传、实物宣传以及现场演出”四个方面对云南花灯进行全面推介展示。
据了解,此次在南博会中,云南省花灯剧院将在展台内放置LED大屏或大屏幕电视,介绍剧院60多年来的发展历史,并在展会现场播放经典的花灯剧目以及花灯剧院的精彩演出花絮。
此外,云南省花灯剧院全面做好南博会的筹备工作,还设置了专门的舞美组及宣传组、对外交流组,向前来参观的市民讲解、介绍花灯艺术并发放花灯剧院宣传手册、以及售卖史宝凤老师花灯非遗画册。
在展台内悬挂、粘贴、放置相应的花灯宣传资料,并在现场售卖花灯戏剧(歌舞)剧目DVD碟片。花灯剧种特色,演员风采,经典剧目回顾、新编剧目亮点以及剧院创作成果等都将通过图片和影像的形式呈现。
花灯歌舞、花灯演唱“好戏纷呈”
诠释日常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2013年,中国-首届南亚博览会专场文艺演出《春城之约》火热上演,在昆明新亚洲体育场搭建起舞台,杨丽萍献上舞蹈《月光》、宋祖英、沙宝亮、谭晶、凤凰传奇、扎西顿珠等歌手的精彩表演让观众惊叹。
此后,无论是在南博会“中国·南亚东南亚艺术周”期间开展云南民族民间文化、民族器乐歌舞展演还是在组织文化传承人进行手工绝技现场表演,如何将生动有趣的文化艺术演绎呈现在观众面前,一直是南博会在不断探索思考的问题。
在今年的南博会中,新增的文化创意馆设置了文化演艺交易会板块以及展演舞台及推介区,则是突破性地为全国范围内的舞台艺术优秀作品和最新艺术成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展示平台。
云南省花灯剧院舞美中心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演出经验,拥有全省一流的舞美设计、制作和演出管理人员。本次参与南博会,云南省花灯剧院十分重视在本届南博会中的文化演艺交流工作,各部门将协力合作,力求为观众带来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据花灯剧院工作人员徐小平介绍,6月15号上午,剧院将在展演舞台进行半小时的表演,对花灯名家演唱、花灯戏剧经典代表剧目片段等进行展示。
花灯歌舞《绣荷包》、花灯演唱《三只燕子飞半天》、花灯歌舞《瞧瞧.看看》、花灯演唱《耍山调》、花灯歌舞《崴花灯》等五个节目将一一上演。
丰富的戏剧内容、浓郁的生活气息。无论是从歌舞表演到花灯戏曲,还是从表现农家生活到反映社会伦理,这五个经典的选段能全方位地诠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让市民在“扫货”之余也能进一步感受到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
“到时我们将会有近30位演员上台表演,这其中包括李丹瑜、杨延锋、赵文杰等表演经验较为丰富的演员,希望能够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徐小平说。
借力南博会搭建对外交流桥梁
将花灯艺术火苗燃烧下去
在云南省花灯剧院院长黄绍成看来,花灯是一种涵盖了歌曲、舞蹈、剧目演出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云南文化现象。艺术无国界,花灯戏与日常生活十分贴近,也使得它成为一张代表云南艺术、文化对外传播的靓丽名片。
多年来,云南省剧院曾代表国务院新闻办以主宾国身份出访瑞士“日内瓦艺术节”,受文化部、外交部及省委省政府派遣参加美国“史密斯”文化节,出访意大利“世界音乐节”,韩国“汉城国际民俗艺术节”,赴印度、荷兰、瑞典、挪威、南非、赤道几内亚、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日本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在全国同类地方戏剧种中是出访国家最多、出国演出最多的院团。
《玉海银波》《石月亮》《云岭华灯》《梭罗寨》《走婚》《定西岭》《郑喇叭外传》等剧院优秀剧目在国内进行巡演,反响也异常热烈。在黄绍成看来,“花灯对外演、文化走出去”,花灯戏在世界各地都能留下芬芳的“云南印象”,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现在时代改变了,人们的思路也越来越开阔,除了对外演出交流,我们还也可以用更多元的方式对云南花灯戏以及剧院进行宣传。这次参加南博会,希望能站在更高端的传播平台上对花灯进行展示,让更多的人认识、欣赏这门富有魅力的民间艺术;也希望参展之后,剧院能获得更多的洽谈、合作的机会,这样我们才能将花灯的火苗一直燃烧下去。”黄绍成说。
云报旅游文化全媒体 字丹瑶 文
云南省花灯剧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