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雪未老,洱海月常新。2024年云南全省旅居人数突破390万人次,旅居消费贡献超400亿元的亮眼成绩单,正推动云南加速向“全球旅居目的地”转型。作为云南文旅标杆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率先以“生态旅居+非遗活化”双轮驱动模式破题——5月21日,“风起苍洱·粤见大理”湾区文旅招商推介暨云品展销活动将在广州东方宾馆启幕。这场跨越山海的对话,将让大理千年的文脉与湾区的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大理崇圣寺三塔)
山水为媒:大理旅居的诗意表达
大理州紧扣省委省政府“旅居云南”品牌升级要求,从洱海的碧波荡漾到苍山的雪影云岚,从古城青石板路的晨钟暮鼓到乡村田野的稻浪花香——大理的旅居经济,始终在山水与人文的交织中书写着独特的诗意。
苍山为凭,洱海为证,珠江潮涌,共话未来,此次大会将会给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旅投资者带来大理最新的旅居项目。大理市以“风花雪月”为底色,将千年古城的历史肌理与现代旅居理念完美融合。崇圣寺三塔的梵音回荡中,“数字游民基地”吸引着全球创意工作者;洱海生态廊道的骑行道上,新能源游船划破晨雾,让旅居者在山水间邂逅科技与生态的和谐共生。
(大理苍山洱海)
洱源县延续着徐霞客笔下“温泉漱玉”的千年沐浴文化,地热国温泉升腾的雾气中,“高原水乡旅居综合体”正在续写新的疗愈篇章。这里的温泉不仅温暖身体,更以独有的矿物质成分为现代人提供身心放松的港湾;宾川这片充满灵性又甜蜜的土地上,不仅被誉为中国水果之乡,也带来了现代人的心灵净土鸡足山旅居项目,作为享誉南亚东南亚的佛教圣地,鸡足山依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绝美的自然风光,构建起独具特色的禅意旅居体系。
大理旅居的多元化不止在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还有独具风貌的自成一派的非遗人文。剑川县的木雕刀锋游走处,茶马古道的马蹄声仿佛仍在回响,这里的非遗工坊与民宿集群相得益彰,每一处雕花都是穿越时空的印记,让旅居者在一凿一刻间感受千年技艺的温度;一动一静,弥渡县作为《小河淌水》的故乡,将婉转的民歌旋律融入旅居体验,传统骨伤疗法与现代康养的创新结合,让非遗技艺成为打开身心疗愈之门的钥匙,在舒缓的疗程中感受东方智慧的魅力。
(大理崇圣寺三塔)
这些独具特色的旅居项目,如同散落在苍洱大地的明珠,以文化为魂,以生态为基,共同编织出“有一种生活叫大理”的动人画卷。在这里,旅居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场与历史对话、与自然共鸣的心灵之旅。
非遗为韵:老手艺成为新产业
大理的非遗,从未停留在博物馆的橱窗里。它们活在扎染的蓝白变幻中,活在银器的錾刻叮当里,活在沱茶陈香的岁月沉淀间。
(大理白族扎染)
白族扎染,璞真扎染将千年技艺化为当代艺术,每一幅作品都是大理天空与洱海波光的定格;鹤庆银器,工匠一锤一錾,敲打出“小锤敲过一千年”的传承,如今更与时尚设计碰撞,让银饰成为可佩戴的文化符号;下关沱茶,百年工艺的醇厚,正通过茶旅融合的新模式,让世界品味“东方树叶”的时光之味等大理特有的非遗项目,将在活动现场以沉浸式展演呈现,让湾区客商触摸到大理文化的温度。
(云南下关沱茶)
(鹤庆银器锻造工艺)
云品为桥:从苍洱到湾区的风味之旅
大理的物产,是山水与人文共同孕育的馈赠。此次推介会,不仅是一次商贸对接,更是一场风味与文化的传递。
云龙诺邓火腿,诺邓盐与高原猪肉的邂逅,成就了“时间的腌渍艺术”;欧亚乳业,苍山牧场的纯净,化作一杯杯航天级品质的乳品;漾濞核桃,千年古树的果实,承载着“中国核桃之乡”的生态智慧等,这些“优质云品”,将借此次推介会亮相粤港澳大湾区,让世界看见云南大理风物的独特价值。
本次推介会将以“旅居云南”为引领,聚焦文化旅游招商、优质项目推介及云品品牌展示,邀请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知名企业代表、行业协会、文旅机构和采购商参会,搭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平台。现场将通过专题推介、项目签约、歌舞展演、非遗体验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展现大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成果;通过将大理‘慢生活美学’与湾区‘快经济实力’深度链接,全面提升“旅居大理”品牌在湾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通过文旅与非遗的联动,构建‘文旅引资—产业反哺—消费闭环’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让大理不仅成为旅居目的地,更成为一处与历史对话、与自然共鸣的心灵居所。
风已起,只待君来!让我们携手大理,共创旅居产业的美好未来!
来源 云南日报-云新闻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