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南博会|非遗+智造!玉溪江川企业产品南博会圈粉中外客商

6月19日至24日,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江川区的3家企业以不同的产品特色与文化底蕴同台亮相,在国际舞台上立体呈现出江川企业的蓬勃活力与独特魅力。

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12号馆,非遗技艺与现代工业的魅力在此交相辉映。滇瓦紫砂展区内,游客与市民的咨询声此起彼伏,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一队身着纯白长袍的迪拜游客,他们正围在展柜前,专注地挑选着造型别致的咖啡杯。

“海外很多游客说,看见云南从滇瓦开始。”中阿文化交流协会的翻译人员介绍道:“滇瓦紫砂产品承载着独特的非遗魅力,极具云南特色,非常适合作为礼品。我们计划月底邀请另外一个国外团队前往滇瓦紫砂工厂参观洽谈,定制一批融合咖啡文化的特色咖啡杯。”

作为陶瓷界的“云南味道”,玉溪市滇瓦紫砂工艺厂的产品产自江川区,以富含多种微量矿物元素的斑砂原矿为原料,经过1143℃-1190℃高温柴烧,呈现出“入窑一色出窑万千”的奇妙特性,成品更带有独特的金属质感,其产品线丰富,涵盖茶器、酒器及餐具等。

“咖啡器十分畅销,像这款咖啡杯,昨天带来的40多只已全部售罄。”负责人周昌透露:“后续我们会针对咖啡杯推出更多年轻化设计。”此次南博会,滇瓦紫砂精心准备了《中华柱》《铜鼓盖碗》《一盘装两湖、两湖牧五鱼》等展示产品,以及沉香储香器和茶叶罐等市调产品与售卖产品,分别在3号馆、10号馆和12号馆设展,吸引了来自泰国、日本、迪拜等多国游客前来咨询体验。其中,沉香储香器已收获2000件订单,3个展位每日多次补货,单日总营业额超2万元。

同在12号展馆的玉溪新天力农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展区,销售员张华正在耐心地向络绎不绝的市民讲解产品:“这款农用运输车有高速挡和低速挡,操作灵活便捷。”张华告诉记者,此次南博会,公司展出农(矿)用运输车、电动三轮车、烟苗移栽复合作业机及热泵烘干机组四大类13个产品,其中电动三轮车最受关注。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玉溪新天力农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位于江川区龙泉片区,占地175亩,深耕农业机械领域30年,主要产品包括多功能秧苗移栽机、山地拖拉机、山地运输机、甘蔗生产机械、热泵果蔬烘干机等,年营业收入超1亿元。

“我们的农用车在东南亚市场需求旺盛,展会期间已达成200多万元的订单。”总经理助理、海外业务负责人周毅表示,早在展会前一个月,公司便向老挝、缅甸客户发出邀约,客户现场体验后兴趣浓厚,约定展会结束后将前往厂区实地考察并签订合作协议。

而在10号馆的“旅居云南”展区,来自江川区培兴铜艺坊的铜工艺品同样备受瞩目。“我们以文旅企业身份参展,不仅收获了大量咨询,更是对非遗技艺的一次绝佳展示机会。”负责人陆培兴欣喜地说道。

此次南博会,玉溪市滇瓦紫砂工艺厂、玉溪新天力农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江川区培兴铜艺坊3家企业,以斑砂陶土的火痕、机械齿轮的咬合、铜器锻打的韵律,形成“非遗+智造”的协同矩阵,向全球市场拓印出“江川制造”的印章。江川这座小城的手艺和智慧,正在世界产业链的版图上刻下属于自己的坐标。

“针对南博会期间达成的意向订单,江川区将深化‘展洽结合’模式,从产品研发、生产排期到跨境物流提供全链条支持。”江川区工业商贸和信息化局局长付瑞表示,下一步,江川区将锚定“文化+科技+产业”融合赛道,依托优势产业积极策划“江川制造出海计划”,推动本土特色产品与国际市场精准对接,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筑牢产业生态基础,让更多企业在出海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文旅头条通讯员 李丹 文/图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华芳

终审 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