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玉溪 旅居福地丨闲置房屋铸就旅居致富路 澄江飞大田的华丽蜕变——玉溪市澄江市飞大田借闲置房屋打造旅居新样板案例

项目概况

飞大田村位于澄江市凤麓街道澄波社区,地处城郊,距离澄江市中心仅10分钟车程,交通便捷,村庄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有农户31户。这里依山傍水,田园风光旖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周边还有山林、水库、农田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发展乡村旅居提供了良好基础。曾经,飞大田由于缺乏产业支撑,村民收入主要依赖传统农业,从而导致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部分房屋闲置,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大量闲置房屋因无人居住,不仅未能发挥价值,还面临破败损毁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凤麓街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秉持“共谋发展、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的党建联建思路,引进泰康公司,开启“山色・飞大田”整村打造项目。当地村民通过将闲置空房租赁给泰康公司,可一次性收取泰康公司支付的十年期租金。村集体以房屋和农田作价入股,承接劳务服务、观光农业等业务,从而带动当地村民通过房屋租金、劳务收入、村集体分红等多渠道实现增收,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也吸引了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开启返乡创业就业潮。

发展模式

飞大田村为空闲农房长租型旅居发展模式。

一是整村托管,创新租赁机制。飞大田村通过村组织全面整合村内闲置房屋、土地资源,与泰康公司合作,采用整村托管运营模式,由泰康抚仙湖经营公司与飞大田、二台坡31户村民签订20年房屋租赁合同,并一次性支付十年租金;对村容村貌进行统一规划和房屋改造,既保留乡村原有的风貌,又满足现代旅居人群对舒适度和品质的要求,同时还收集老物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装饰房屋,融入地方文化元素,打造特色旅游产品,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当地的历史文化。

二是多方合作,打造文旅新业态。积极推动“农业+旅游”融合,种植有机蔬菜、水果,供游客采摘体验,还对农产品进行加工销售;积极推动“文化+旅游”发展,挖掘本地历史文化,打造民俗文化体验区,举办传统手工艺制作、地方戏曲表演等活动。通过跨行业融合,打造出集精品民宿、民俗商街、田园餐厅、文旅接待、艺术中心等多业态于一体的旅居综合体,充分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三是导入客源,延伸文旅产业链。泰康公司将其全国各地1亿保险客户、30万名高客导入飞大田体验。项目自竣工试运营以来,已有1200多批次、5万余名昆明乃至全国客户前来游玩体验。此外,泰康公司还搭建“泰享购”平台,销售澄江蓝莓等绿色农产品,并将相关客群的消费延伸至抚仙湖周边,间接带动澄江市文旅消费500余万元。

主要成效

一是经济效益显著。该项目运营后,吸引大量游客前往体验,促进当地旅游总收入持续增长,旅居收入占比可观;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大幅提升;村民多渠道增收,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当地村民平均每户至少1人参与项目劳务输出,人均年收入从1.2万元提高到5.6万元。

二是社会效益良好。该项目建成后,飞大田从曾经破旧、冷僻的小村落,摇身一变成为热闹的美丽乡村新典范,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文旅业态日益丰富,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大批游客前往体验,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发展,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吸引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流,推动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山色・飞大田”项目助力澄江市入选“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县”,项目成果被《云南日报》等媒体报道,有效增强了当地村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是生态效益凸显。项目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促使飞大田村的森林覆盖率达88%,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成为生态宜居的乡村旅居胜地。“山色・飞大田”通过自身发展,探索出一条村企共赢、村民致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来源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 童文文

校对 杨燕婷

审核 华芳

终审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