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晚,昆明市现存最完整的白族民居经典建筑“马家大院”内华灯初上、热闹非凡,一场别具韵味的文艺盛事在此精彩上演——滇剧经典剧目庭院版《借亲配》拉开帷幕,当绝美的建筑意境邂逅传世的经典故事,为这座瑰丽传奇的庭院再添风雅与写意。
《借亲配》作为滇剧经典传统剧目,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该剧由张吟秋、邹学卿口述,杨明整理改编,剧本早在1956年就发表于《人民文学》,开启了滇剧剧本刊载于国家级文学刊物的先例。195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滇剧《借亲配》拍摄为戏曲电影在全国广为放映,让更多人知晓了这部优秀的作品。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浪潮中,云南省滇剧院依托庭院老宅,对滇剧经典剧目《借亲配》进行改编,打造出庭院版《借亲配》,探索传统文化表达的创新转型。庭院版《借亲配》巧妙地把溯源与互动相结合,回归《借亲配》故事的源头——《张古董借妻》,打破传统镜框式舞台的观演关系,让演员、乐队、观众之间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把庭院转化为独特的叙事场域,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观剧体验。
演出当晚,马家大院座无虚席,现场观众无不沉浸在这场滇剧盛宴之中。来自广东的观众陈先生在观看后赞不绝口:“这次在马家大院观看《借亲配》,剧中穿插的现代元素台词让人感觉很亲近,更易于理解剧情。这样精妙的改编,也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传统戏剧。”
庭院版《借亲配》在电影版的基础上精心打磨,删去大量冗长的篇幅,回归中国戏曲“四折一楔子”的叙事结构。回归中国戏曲“四折一楔子”的叙事结构,以《楔子》《借妻》《柳林》《雨夜》《公堂》五场戏结构。突出对“情”的探索,通过《借亲配》,表达绵延千古的情之所至以及至情至深。
“这部戏可以说是诙谐幽默的家庭戏,放在马家大院与观众近距离接触演出,观众更容易被剧情和人物打动。在今天的戏里就能感受到,庭院版《借亲配》声腔优美,念白用云南地方方言,演员和观众的互动距离很近,这就需要演员有很高的功力,把人物吃透,戏才好看。”云南省滇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一级演员王润梅表示。
庭院版《借亲配》集结了云南省滇剧院诸多中青年领军人才及名家新秀。由云南省滇剧院艺术总监、一级导演王鹰担任总导演,青年编剧张莘嘉负责剧本整理改编,云南省滇剧院一级演员陆湘璇、江萍领衔主演,强大的阵容为庭院版《借亲配》的演出呈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舞台版《借亲配》故事线长、内容完整,但庭院演出不能太长,否则观众坐不住。我们提炼精华后,用1小时10分钟呈现,不过目前还有瑕疵,之后会不断打磨提升,让更多来云南旅游、旅居的朋友看到。这次演出中,很多外省观众都很喜欢这部剧,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滇剧演出既可以在高雅剧场演出,也能在古朴庭院里呈现,奉献更多剧目给观众。”王润梅说道。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朱正 文/图
责编 杨燕婷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李元
终审 杨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