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下,发展"旅居"产业正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新模式。位于云南曲靖的大龙社区,依托麒麟水乡的自然资源禀赋,通过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将闲置农房转化为特色民宿集群,探索出一条"民宿+康养+文化"的融合发展路径——不仅让游客"住下来",更让他们"留下来",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持久动力。
“旅居养老”激活乡村经济
近年来,随着避暑、避寒需求的增长,大龙社区依托麒麟水乡旅游资源,创新打造“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项目,引导村民建设高原水乡特色民居70余栋,整合精品民宿18间、新村民宿74套,形成“旅居养老文化产业示范村”。
“今年暑期已入住近500人,明年新房建成后预计接纳量翻倍。”大龙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旅居客主要来自四川、重庆、上海、湖南、湖北、广东等地,短则住一个月,长则三个月,部分旅居客甚至选择在此避寒过冬。
民宿经济带动村民增收
“要让游客感受到家的温暖。”楠溪别院民宿经营者陈女士表示,自2024年3月开业以来,她通过贴心服务实现年创收9万多元。从提供针线、体温表到现煮鸡蛋面,细节之处尽显温情。
(避暑旅客演奏葫芦丝)
像楠溪别院这样的民宿在大龙社区已有数十家。部分民宿不仅提供住宿和三餐,还配备灶台厨具,让旅居客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这里空气好、交通便利,消费也不高,来了就不想走了。”来自四川的黄先生表示,他每年选择不同地方避暑,今年被曲靖的魅力深深吸引。
多维度服务提升旅居体验
在推动旅居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沿江街道以“服务+治理”双轮驱动,构建起多维度保障体系——街道司法所主动走进民宿开展普法宣传,为旅居客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组织义诊活动,为旅居客提供便捷的健康检查与医疗咨询服务;消防站严格把关,全方位落实消防安全措施,为旅居生活筑牢安全防线;人大工委和政协积极搭建沟通桥梁,通过“院坝会”形式深入民宿倾听旅居客意见建议,及时回应诉求、优化服务。多部门协同发力,从法治保障、健康关怀、安全守护到民意反馈,共同为旅居客营造安心、舒心、放心的旅居环境。
“候鸟式”旅居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我们是三姐妹一起来这里避暑的,这里环境好、民风淳朴,区长前段时间还专门带队来慰问我们,询问有什么需求,让我们感觉特别温暖。”来自四川的冯女士对记者说。
目前,大龙社区正规划对接旅游团、拓展小长假市场,未来将形成“四季可居”的全域旅居模式。“要让民宿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唐黛玲 文/图
曲靖市麒麟区委宣传部 图
责编 刘榕杉
校对 童文文
审核 张敏